初學程式設計時,我選擇的是與目前不同的線上課程機構。
當時的上課方式屬於週進度式,每週會釋出最新一週的課程內容,基本上文字為主,由學生們自行在一週內觀看學習並完成當週的大小作業。
每每作業出來時,我幾乎無法自行完成,看著同學速度飛快地繳交一份又一份作業,自己只能盡力參考並理解同學的然後嘗試寫出。心裡總會冒出「明明一樣從零開始,為什麼他們理解力這麼強?為什麼我還看不懂,他們就可以寫出更複雜的東西?」「我真的適合學程式設計嗎?」
如此自我懷疑及覺得學習不踏實的不安感,一路跟著我直到某階段的課程結束。
當時我認為,如果繼續勉強往下一階段學習,因為基礎並不穩固,以及一直縈繞在心頭的強烈不踏實感,以我自己對自己的學習狀況的了解,這樣下去我是無法真正學會的,但又很不甘心自己就此脫隊。
百般糾結後,我將自己的狀況及疑慮寫出,寄信詢問當時機構中的學習教練,但收到的回覆卻讓我決心不再繼續往下學習。
學習教練回覆她看我所繳交的作業,覺得都沒特別問題,所以可以繼續往下進階;但對於我因為作業通通都是參考出來的強烈不踏實感,以及信中描述的其他狀況都沒特別著墨。
停止課程後,自己買了其他一些零星的線上課程及書籍,以為自己可以繼續自學下去。
但因為前段時間學習中缺乏成就感,以及強烈的自我懷疑和平日工作忙碌,就這樣將學習程式設計的事情暫時擱置,說實話,就是在逃避吧。
一邊揣著不想完全放棄的不甘心,一邊逃避著不想面對沒有成就感的自己。
有種自己的人生就會像這次一樣,不管什麼都學不好,想改變也做不到,只能繼續幻想然後繼續庸庸碌碌的生活。
隔年某日,平常幾乎不滑 FB 的我偶然開啟後看到某個廣告,起初不太在意,直到它貼出報名倒數最後一天的廣告時,我就理智斷裂的刷下去了。
課程內容就不贅述,進行方式主要是以直播方式進行,一樣是每週進度、每週作業,不一樣的是多了小組作業以及老師、助教迅速親切又詳細的回覆與同學間的高互動。
撞牆的時刻總會來臨,某週作業對我來說程度突然跳了很大一級,雖然還是交了出去,但對自己的自我懷疑又來到一個臨界點,這次我忍不住對老師透露自己的狀況後,得到了回覆。
應該有些人跟我一樣,對於他人的情緒或狀態可以很敏感的從文字、表情甚至氛圍中掌握個大概。這次收到的回覆,是能夠從中得到力量、且清楚感受到對方理解你糾結點的回覆。
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同理及傾聽。
這樣的陪伴,就足以讓人產生足夠的勇氣告訴自己,我可以。
對抗心魔,只能說一回生二回熟。
持續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題或狀況不好時,自我懷疑的心魔還是會時不時地跑到耳邊低語,不同的是,當你獲得拒絕它一次的勇氣後,你會越來越習慣去縮小它的聲音,甚至可以將它阻擋在門外。
因為你知道這只是學習的一部份、是學習的必經之路,所有的不安及痛苦只是源自於對新知識的不熟練。
畢竟人對於未知的事物本來就會本能的抱有恐懼,進而產生戰或逃心態,這一切只是遠古時人類為了在惡劣環境下生存所衍生出來的機制。
當你習慣了心魔來到,你會很容易覺察到它敲響你的門,但除非你同意,他就只能在那敲敲門、製造些聲響,卻再也無法將你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