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19
1
Modern Web

尋覓 webpack - 藉由 webpack 學習網頁前端工程的精妙之處系列 第 19

尋覓 webpack - 19 - 配置 webpack - 最佳化 Optimization

本系列已集結成書從 0 到 Webpack:學習 Modern Web 專案的建置方式,這是一本完整介紹 Webpack 的專書,如有學習 Webpack 相關的問題可以參考此書。

本文講述如何使用 webpack 的 optimization 配置各種輸出以配合設定最佳化。

本文的範例程式放在 peterhpchen/webpack-quest 中,每個程式碼區塊的第一行都會標注檔案的位置,請搭配文章作參考。

在建置時,我們需要針對各個環境配置最佳的輸出方式,為此 webpack 提供了 optimization 屬性供使用者針對環境做配置。

optimization 設定方式

optimization 擁有許多的屬性去設定各個關於 bundle 產出最佳化的配置。

module.exports = {
  optimization: {
      ...
  },
};

接著我們會講解幾個重要的屬性。講解時使用的範例會配置 none 模式,避免模式設定影響結果,並且以各個數值作為 bundle 的檔名方便觀察。

optimization.namedModules

namedModules 是個布林值,設定為 true 的時候,會將輸出 bundle 中的模組加上名稱

我們使用下面的範例,個別產生出 namedModulestruefalse 的結果。

// ./demos/named-modules/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true, false].map((namedModules) => ({
  mode: "none",
  output: {
    filename: `${namedModules}.js`,
  },
  optimization: {
    namedModules,
  },
}));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04/20107789veXq0lWNEX.png

原本只有使用 index 作為識別,使用 namedModules 後,會改使用路徑作為識別,增加除錯的效率。

optimization.namedChunks

namedChunks 為布林值,如果為 true 會將輸出 Chunks 時的 ID 改為名稱

// ./demos/named-chunks/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false, true].map((namedChunks) => ({
  mode: "none",
  // entry: ['./src/index.js','./src/sub.js'],
  output: {
    filename: `${namedChunks}.js`,
  },
  optimization: {
    namedChunks,
  },
}));

執行結果如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04/201077895wpUZczlXx.png

當設定為 false 的時候, Chunks 欄位輸出的是 index ,當設為 true 時,會使用 Chunk Names 取代 index ,如此一來使用者可以清楚地知道 Chunks 對應的方式。

optimization.nodeEnv

nodeEnv 可以設定環境變數

// ./demos/node-env/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development", "production"].map((nodeEnv) => ({
  mode: "none",
  output: {
    filename: `${nodeEnv}.js`,
  },
  optimization: {
    nodeEnv,
  },
}));

這個例子中產生兩個 bundle ,一個注入 development ,一個注入 production

index.js 如下所示:

// ./demos/node-env/src/index.js
console.log(process.env.NODE_ENV);

建置出來後, bundle 的內容如下:

// ./demos/node-env/dist/development.js
(function (modules) {
  // webpackBootstrap
  ...
})([function (module, exports) {
      console.log("development");
    },
  ]
);

可以看到 process.env.NODE_ENV 被置換為我們所配置的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flagIncludedChunks

flagIncludedChunks 會標示出 bundle 中個別的 Chunks 。

這個例子有三個 entryindex.js, sub.js, normal.jssub.js 相依 normal.js ,而 index.js 相依 sub.js ,下面是配置:

// ./demos/flag-included-chunks/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false, true].map((flagIncludedChunks) => ({
  mode: "none",
  entry: {
    main: "./src/index.js",
    sub: "./src/sub.js",
    normal: "./src/normal.js",
  },
  output: {
    filename: `[name].${flagIncludedChunks}.js`,
  },
  optimization: {
    flagIncludedChunks,
  },
}));

建置結果如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04/20107789McyLLCZG0t.png

在設定 flagIncludedChunks 前,所有的 bundle 只會顯示輸出的 Chunks ID ,開啟 flagIncludedChunks 後,可以看到輸出 Chunks 的資訊會跟 Module index 相同,由此可以知道 bundle 內有哪些 Chunks 。

optimization.sideEffects

sideEffects 啟用時,會去觀察 module 的 package.jsonsideEffects 設定,如果設定 true ,代表此 module 全部都只有 export 的代碼,沒有自己執行並影響全域的行為,這樣一來 webpack 可以將未引入的部分代碼排除在 bundle 中,以減少 bundle 的大小。

範例 ./demos/side-effects 有使用 ./demos/sife-effects/modules/module 中的模組,此模組會有兩個引入的模組:

// ./demos/side-effects/modules/module/index.js
import alpha from "./alpha";
import beta from "./beta";

export { alpha, beta };

但在 ./src/index.js 中只有引入 alpha

// ./demos/side-effects/src/index.js
import { alpha } from "../modules/module";

console.log(alpha);

然後配置檔內容如下:

// ./demos/side-effects/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false, true].map((sideEffects) => ({
  mode: "none",
  output: {
    filename: `${sideEffects}.js`,
  },
  optimization: {
    sideEffects,
  },
}));

建置後的在 sideEffects 啟用的狀況下, beta 會被刪除: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04/20107789SBI2ZGUWDN.png

可以看到原本 false 的時候,有引入 beta ,在啟用後, webpack 發現 beta 沒有使用,就將其排除了。

optimization.usedExports

usedExports 啟用後, webpack 會使用 terser 去識別各個模組是否有 side effects ,如果沒有的話,不將其引入。

與上面 sideEffects 相同的例子,我們可以改啟用 usedExports ,結果如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04/20107789oiUKKKikA6.png

可以看到 beta 的內容雖然存在於 bundle 中,但已經沒有引入了。

optimization.occurrenceOrder

occurrenceOrder 會將 modules 依照引用的次序產生 index

配置如下:

// ./demos/occurrence-order/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false, true].map((occurrenceOrder) => ({
  mode: "none",
  entry: {
    main: "./src/index.js",
    sub: "./src/sub.js",
    normal: "./src/normal.js",
  },
  output: {
    filename: `[name].${occurrenceOrder}.js`,
  },
  optimization: {
    occurrenceOrder,
  },
}));

建置後順序為:

// ./demos/occurrence-order/dist/main.false.js
0: index.js
1: sub.js
2: normal.js

// ./demos/occurrence-order/dist/main.true.js
0: normal.js
1: sub.js
2: index.js

使用 occurrenceOrder 後會將最多引用的 normal.js 擺在第一個,藉以增加效能。

optimization.concatenateModules

concatenateModules 會經由模組圖 module graph 的分析,安全地將模組盡量做合併,以達到較好的效能。

配置如下:

// ./demos/concatenate-modules/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false, true].map((concatenateModules) => ({
  mode: "none",
  output: {
    filename: `${concatenateModules}.js`,
  },
  optimization: {
    concatenateModules,
  },
}));

沒啟用時建置結果如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04/20107789deLTd84XDk.png

可以看到 webpack 依照每個模組拆分代碼。

啟用後的結果如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04/20107789fZMiLnGkxF.png

optimization.minimize

minimize 屬性設定是否要壓縮 bundle ,預設使用 TerserPlugin 做壓縮的處理。

// ./demos/minimize/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false, true].map((minimize) => ({
  mode: "none",
  output: {
    filename: `${minimize}.js`,
  },
  optimization: {
    minimize,
  },
}));

使用後會做壓縮的動作,因此 bundle 的大小會縮小: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04/2010778930oJELX7HB.png

預設配置模式 mode

前面說了很多的最佳化設定屬性,如果要自己做調整,會變得很繁雜,為此 webpack 提供了預設的配置模式,只要使用者使用模式設定,對於目標環境的最佳預設值就會被設置,以減少自己配置的花費。

模式預設有三個 none, development, production

模式 描述
development 依照開發環境做配置,會將 namedModulesnamedChunks 啟用,並將 process.env.NODE_ENV 設為 development
production 依照生產環境做配置,會將 flagIncludedChunks, occurrenceOrder, sideEffects, usedExports, concatenateModules, minimize 啟用,並將 process.env.NODE_ENV 設為 production
none 不預設模式,所有的配置按照預設值設定。

總結

optimization 設定給了使用者決定要如何輸出 bundle 的能力,可以依照不同的環境,產生期望的 bundle ,而 webpack 也提供了 mode 供使用者配置預設的環境設定,以減少使用者的負擔。

這裡沒有講到 optimizationsplitChunks 配置,這是可以決定要如何切割 Chunk 的設定,在之後的篇幅中會做介紹。

參考資料


上一篇
尋覓 webpack - 18 - 配置 webpack - Dev Tool
下一篇
尋覓 webpack - 20 - 真實世界的 webpack - 建立 webpack 開發環境
系列文
尋覓 webpack - 藉由 webpack 學習網頁前端工程的精妙之處31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