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擠眉弄眼思考中。
「草莓你在幹嘛啊?」熊熊看草莓的樣子有點奇怪。
「我還在想昨天學過的函式呀,函式跟電影院一樣可以帶東西進去對吧?」
「... 好奇怪的比喻,但基本上是可以的喔~」
「之前的範例都只有顯示出來,可是如果想判斷帶進去的東西是什麼該怎麼做呢?」
「喔~這個你就需要判斷式的概念囉!來讓我們看一個最基本的範例。」
if (條件符合) {
做這件事
} else {
不符合條件的話就做這件事
}
「寫起來好像我們說的話喔!」
「沒錯~ if-else 判斷式非常語意化,基本上寫出來就能很快理解判斷式的走向,那我們套用之前的函式概念整合一下。」
function myFries(mins) {
if(mins === 10) {
console.log('薯條炸得剛剛好!');
} else {
console.log('薯條炸太久了!殘念!');
}
}
myFries(10);
「上面的函式意思是,如果傳入的分鐘數剛好等於 10 分鐘的話,就會走向 if 的判斷式,印出薯條炸得剛剛好的文字,對嗎?」草莓思考說。
「完全正確~看來你有基本的判斷式概念囉!」
「那既然可以寫等於,那大於和小於也可以囉?」
「當然可以,我們只要再這樣小改一下。」
function myFries(mins) {
if(mins > 10) {
console.log('薯條炸太久了!殘念!');
} else if (mins < 10) {
console.log('薯條還是冷的,失敗!')
} else {
console.log('薯條炸得剛剛好!');
}
}
myFries(10);
「原來如此~」草莓快速寫著筆記。
「怎麼看起來這麼像食譜啊...」熊熊心想。
「而且 JavaScript 的判斷式其實還有其他種寫法喔!像是這也是其中一種。」
function myName(name) {
switch(name) {
case '熊熊':
console.log('我是熊熊');
break;
case '草莓':
console.log('我是草莓');
break;
default:
console.log('我是金城武');
}
}
myName('熊熊')
「這個寫法好長喔!」
「它叫做 switch-case,在有多種判斷式的時候很好用喔!要特別留意一下那個 break 的指令,如果沒有寫的話判斷式會一直持續下去,可能會成輸出預期以外的結果喔!」熊熊補充說,「呃,草莓你在幹嘛啊?」
「補雷 king 啊~」
「...」
明日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