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為肺炎導致廣告收入驟降,加上iOS的IDFA政策的雙重打擊,我們決定開始做月費制的功能。
上線這個功能時,我們做了兩種測試,來驗證我們的假說:
首先,我們在實際開始收費前,先做了假按鈕,按了也不會實際收費,但是由統計幾個人會按,來估算哪個方案比較能最大化收益。
我們測試了兩種按鈕
A. 480 元
B. 980 元
主要是參考其他競品的最高跟最低定價。
實驗證明,雖然B點的人比較少,但實際整體收益是A的1.5倍。
得到這個答案後,我們才開始實作真的收費功能,然後把價錢定為980元。
開始訂閱制後,我們又進行了另一個實驗:免費試用會提高訂閱率嗎?
這次的兩個方案是:
A. 每月 980 元
B. 第一週免費,之後自動收費加入月費 980元
大家應該都常看過這種方式,這是很多月費制 App 使用的方法。
但是我們測試出來的結果,發現 B 並沒有改善訂閱人數。
其實滿直觀的,會訂閱的人,本來就有一部份的人可能第一週會後悔。他們本來就是想試用一次看看。
如果提供一個禮拜免費的選項,等於就是讓這些人可以省下第一個月試用的錢。
那我在想,為什麼還常常看到免費試用的選項呢?
後來才發現,提供免費試用後自動加入選項的,通常都是自動加入「年費會員」。
可見,如果免費試用後,自動加入月費的話,還不如不要有免費試用。
自動加入後的課金金額,一定要高於無試用的最低金額,才會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