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資料庫能夠有效地存儲數據,提供最新、最精確的資訊,滿足使用者的應用需求,因此正確的資料庫結構設計是達成使用資料庫目標的必要條件。
資料庫結構設計的結果並不一定是唯一的,由於在設計的過程中各種需求和制約的因素,資料庫的設計往往很難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經常是滿足某方面的需要而降低另一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設計者在各種因素中權衡取捨.從某種意義上說,資料庫設計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資料庫設計分為下列兩步驟:
系統需求分析(Integration of user’s view)
將資料庫的用途使用文字詳盡的寫下來,包含資料庫的預定使用方式和系統達成目標,以便在設計過程中隨時參考,釐清資料庫使用的目標,以便做出正確的設計決策。
實體關聯模型(E-R model)分析
實體關係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 ERM)由計算機科學家陳品山(Peter Chen) 博士於1976 年提出的一套資料庫的設計方法,是對資料的分析設計,他運用真實世界中事物和關係的觀念,來解釋資料庫中抽象的資料架構。
(設計資料庫的第一個步驟是決定資料庫目的和使用方式,因此首先必須與使用資料庫的使用者對談,確定系統需求,並決定系統應該有哪些功能。)
(決定資料庫應儲存的資料有哪些。)
(列出相關作業時之管理規則,例如圖書館規定學生最多借閱5本書。)
下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