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2 iThome 鐵人賽

DAY 14
0
Agile

敏捷是個假議題?在這場哲學沙龍中一同共舞系列 第 14

【Day 14】實作篇:咕咕估?關於Story points 的估計

  • 分享至 

  • xImage
  •  

「嗨!你那個卡片記得押上點,那個XXX功能也記得估點一下。」
「欸抖⋯那個請問到底要估什麼點,一點代表多少啊?」

大家在認領卡片時,是不是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惑? 有時候會覺得是不是估點這件事太理所當然了,所以很少在sprint 剛開始聽到有人去說明怎麼估點,以及它的定義和標準,如果團隊成員都很資深跟默契絕佳,忽略的話可能不會有什麼影響,然而大部分的團隊應該都不是這個狀況,所以當大家對估點不了解或標準不一樣的話,sprint 的節奏將會大亂;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談談關於story point。

費氏數列

咦?怎麼沒看過有人估4點6點9點,因為story point 並不是一個連續的數列,而是沿用費氏數列的邏輯,這個數列的邏輯是由歐洲數學家 Fibonacci於1202年在他的書中提到的兔子算式:「若有兔子每個月生一隻小兔子,一個月小兔子也投入生產,那麼一開始是一隻兔子,一個月後就有兩隻兔子,二個月後有三隻兔子,三個月後有五隻兔子…」
所以費氏數列是:1、2、3、5、8、13、21……,而為什麼要採用這個數列邏輯來估點,原因就是因為每一個數字間距會逐漸拉大,因此估出來的點數可以明顯感覺到規模的差異,如果像一般數列間距都一樣是1,那就很難分得出估點3和估點4的卡片有什麼難度差異。

相對 V.S 絕對

另外一個重要的特性是,Story point 其實最根本是相對的概念,而非像工作時間是絕對的,每個點數代表的是任務規模以及難易度。每張任務卡片,可以由團隊成員共同評分,再將離群值移除掉(跟平均分數差距很大的特別高與特別低的分數)後,進行平均,基本上就可以得到一個相對客觀的任務 point。


上一篇
【Day 13】實作篇:Sprint Planning
下一篇
【Day 15 】迷思篇:敏捷就要快?先別急著移動你的卡片
系列文
敏捷是個假議題?在這場哲學沙龍中一同共舞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