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達到徵才與推廣企業品牌這樣的目的,通常各大企業都會舉辦一些活動,得以吸引或招募大學畢業前一、兩年的大學生們。舉辦程式解題競賽對於軟體公司來說,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以美國為例,各種規模的軟體公司,比如 Microsoft、Google、Meta、Indeed、Lucid 等公司都會在就業博覽會 (Career Fair) 前後在各個學校舉辦程式解題挑戰賽,俗稱的 Coding Challenges。這些比賽中如果能拿到不錯的名次,可能就能當場獲得 HR 和隨行工程師的注目,除了能拿到一些 (相對少的) 獎金以外 (通常是禮物現金卡 Gift Card),還有很大的機會可以進到下一關面試。當然,規模比較小的公司不一定每一年都會有人力或資源 (a.k.a. 食物和獎品) 來舉辦這樣的程式解題競賽。這些公司之中也有例外的啦,比方說 Apple 的招募活動,直接用抽履歷的方式現場隨機送 iPad 獎品之類的,就不用比賽了。
話說回來,會願意把舉辦程式解題競賽當作招募途徑的企業們,通常會與公司本身風氣有關。軟體公司有推崇解題競賽的,也有不認為解題競賽對解決公司遇到的實際問題有幫助的。就跟『學複雜的演算法和資料結構,對於軟體工程師工作上的幫助程度』類似,在 Quora 上面也常常有正反兩面的辯論與討論。大家可以參考看看:https://www.quora.com/What-is-the-dark-side-of-competitive-programming
關於台灣的部分...嗯,很可惜地,近年來由企業主辦的大學生程式解題競賽相當稀少 (已經不是壓縮機的數量可以形容的了)。比較熱門的反而是更加硬底子資訊產業所需要的能力與創意:企業舉辦的,比如趨勢科技曾經有舉辦過資訊安全的相關競賽 (這幾年好像改成直接贊助資安會議或是 CTF 了)。社群舉辦的比如 g0v 的各種黑客松活動等等。程式解題競賽好像只有 HP 今年有舉辦 CodeWars Taiwan 全國大學校園程式爭霸賽而已。
話說回來,我覺得在大學的求學階段,能夠有機會接觸程式解題競賽仍然是很棒的。程式解題競賽與企業所需人才,這兩者有交集 (尤其是當作軟體公司徵才第一階段篩選時,是個對兩方徵才/求職成本都較低的方式),但也不是完全包含的關係。當競賽的層級變高的時候,有很多更厲害的技巧、溝通合作、訓練模式,一定不會是絕大多數軟體工程師工作上用得到的內容。從這點來看,把程式解題競賽視為一種運動,或許是相當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