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系列文章,一直不斷重複提到的概念,就是 使用者的行為與判斷,通常來自過去的使用經驗 。
理解這樣的概念之後,身為UX相關從業人員,就可以知道「我,並不代表所有的人」,這樣的前提之下,很多時候我們就能接受各種不同的角度與聲音,將其記錄下來~在未來的每個專案裡去應用!
除了靠經驗與日常觀察,很多由前輩們耗費心力研究出來的數據與理論,我們也可以拿來運用!我們能做的,就是 盡全力去協助使用者順利完成任務,並且盡可能免除他們在產品上受挫的機會 。
今天想帶給大家的最後一個生活觀察,是有關使用者的習慣性。
「紅燈停,綠燈行」這是每個人從小就被教育的基本概念。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除了某些眼瞎看到紅燈還要硬衝的智X:)
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紅綠燈不再是紅綠燈
,那麼交通會如何呢?
這個路口的紅燈要走、綠燈要停;下個路口看到紫燈要走,藍燈要停;隔壁城鎮黃燈要走,橘燈停下!
你會不會覺得...OMG~哪天自己走在路上就莫名被撞爆也不意外!
我參與的某個專案裡,就遇過這樣的規劃:網站有許多元件,但明明長相相同,功能卻大相徑庭!...這個Tab是切換頁面,旁邊Tab卻是連到某個活動網站;某個元件點擊後是下拉選單,但另一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元件,卻是下載檔案...
這樣的規劃導致整個網站使用起來非常錯亂,因為使用者其實是可以從日常使用的經驗中,去判定網站上的元件可能帶有怎麼樣的功能,但這些過去經驗到這個網站上就完全失效了!
即便從這個網站上重新學習,但剛剛才建立起來的認知,馬上在下一個動作就直接無效化,這真的很讓人傻眼!
在這個狀態下所觀察的數據,也很可能有失真的情況。因為使用者有很大的機率是「誤點」,畢竟,不點點看他也不會知道結果是什麼,甚至,根本就忘記剛剛點過哪個了啦QQ~每個點下去都不同,記不住呀...(再錯一次,click +1
!)
長相相同的元件,始終保持同樣的功能 ,就算是一個較符合常理的設計!
另外,符合大眾認知的元件,也盡可能避免逆向而行,例如:一個長得像 Tab 的組件,就不會每個點擊都是外部連結!這同樣會讓使用者感到錯愕喔~
與上面說的相反,有些網站是擁有很多長相全然不同的元件,但功能卻是一樣的。
這樣的情況很常發生在年久失修的老舊網站裡,由於已經風吹日曬雨淋,經歷了好幾代負責人員的改版或因應緊急情況臨時加入功能,卻沒有正式做一個統整,於是導致一個網站上有很多類似或相同功能,長相卻完全長得不一樣...
又名「歷史債」。
當然,歷史債不僅僅是指這個狀況,通常淵源深厚、歷史久遠,比牆壁上長了五十年的黴菌還要難根除... Web 恆久遠,Bug 永留傳 ...
圖片取自網路
若未來你有幸(!?)要經手這樣的網站,記得第一步是整理功能及元件,這時候工程師們就是你的好夥伴啦!好好善待他們~
畢竟,偶爾也會出現看起來功能相同,但背後邏輯完全不一樣的(呵呵...嗚嗚嗚...)...要整理這些,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行呢!
生活觀察的部分,差不多就寫到這邊了~其實還有很多小細節值得你去慢慢思考,祝大家都能在生活中發現一些有趣的事物!
我怎麼又在寫結語了啦~鐵人賽怎麼還沒結束啊?嗚嗚嗚...
哈 你累了
但歷經很多代的系統 很多時候為了可以往下走 只好不理前人的作法自創一格 畢竟公司不是吃素的 他請我們去是為了解決問題 增加營收 不會給這麼大的時間成本去做盤點 所以我比較建議 一間公司在草創時 真的就要訂立好規範 不然多年後 公司保證會被自己的一堆風格搞死 例如一些年紀很大的網站 想改善 卻下不了手
其實整理元件是勢在必行的,不然就只會越來越難維護而已,長期算下來維運成本不減反增,且難用的網站也無助於營收增加。
反倒是草創時期要一次做到全面規劃是比較難的,畢竟在初期,很難定調非常精確的市場定位,通常都是由一個市場痛點切入思考,之後才慢慢擴張並確立長期走向。可以參考看看服務設計的書籍,其實在初期,產品不必力求完美上線,力求快速調整修正,盡快符合市場需求或驗證解決方案才是重點!
嗯嗯嗯 不管在哪個階段都要未雨綢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