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對人類工作衝擊分析
AI是目前以來所有資訊系統中,在感知、認知能力最像人類的系統,因兩者相似性高,故會產生較強的替代性效果(Replacement Effect),而不是如以往與人類能力不同的資訊系統所產生的互補效果(ComplementEffect)。
AI在工作的優勢
▲AI在工作上的優勢
AI取代人類工作的探討
①AI容易取代的工作:
⑴簡單的勞務例行工作:一個勞務的例行工作(Routine),其執行步驟有一定的規則、清楚的SOP,單純而不複雜。
⑵簡單的認知例行工作:一個認知型的工作,其所需要的處理與分析工作規則簡單、有SOP、具結構化。
⑶簡單的服務型工作:透過簡單、制式的互動來服務客戶的工作。
⑷非深思熟慮可快速思考判斷的工作:因AI深度學習強項在於分類、辨識、比對、分群、預測,而這些輸出的判斷都是即時、快速、簡短的決策而不需要深思熟慮型的,在此方面有下列兩個原則:
㈠李開復博士「5秒鐘原則」:凡是人類在5秒鐘時間內對工作所需要思考與決策問題能做出相關決定的,則此工作很有可能被AI取代。
㈡吳恩達博士「1秒鐘原則」:
•偵測可疑行為:警察可瞬間(低於1秒)利用人臉、行為辨識去偵測、判斷可疑犯罪行為☞安防AI。
•辨別出垃圾郵件☞垃圾郵件辨識AI。
•判斷車會不會撞到人☞自駕車。
•判別入關人士是否與護照本人相同☞人臉辨識。
⑸非創意來自經驗型的工作:由經驗累積出來特定領域的能力☞AI是利用大量、不斷的資料學習來模仿人類的判斷能力,因此許多經由不斷得練習、體驗而學習到得分析、判斷能力,如果其屬於能夠快速判斷得也很可能被機器取代。
•一個能由聲音來細微判斷機器是否要維修的老師傅(被AI預防式維修所取代)
•一個很有經驗能正確解讀癌症初期X光片的放射科老醫師(被AI圖像辨識技術所取代)
•一個很有經驗能判別企業集團是否逃稅的老稅務員(被深度學習的分類模式所取代)
②何種工作不容易被取代
⑴創造力相關工作: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建築師、時尚設計師、程式設計師、作曲家、藝術家等。
⑵人際互動、社交能力相關工作:業務經理、球隊教練、企業顧問、團隊領導者、活動策劃、人力資源經理、律師等。
⑶情感支持相關工作:牧師、護士、社會工作者、職場諮療師、心理諮商師、幼稚園老師等。
⑷深思熟慮判斷相關工作:CEO、政府領導者、民意代表、軍事將領、大學校長、深度報導的專欄作家、電影導演等。
⑸審美能力相關工作:藝術家、攝影師、時尚設計師、化妝師、電影藝術指導、室內裝潢師等。
⑹高技能多元相關工作:腦神經外科、心理治療師、航空維修工程師等。
⑺需要高肢體靈活度相關工作:人類透過手指感受手中東西物理特性,例如☞物品大小、輕重、軟硬、形狀、方向、易碎性,而做出適當的反應,但這些工作對於AI來說仍相當困難。
AI取代的是部分還是全部的工作?
▲AI取代工作的再思考
人類的工作是多元、多任務(Multitasking)的
職位(Position)☞許多不同的工作(Job)☞許多不同的任務(Task)☞許多不同的決策(Decision)☞預測+判斷+行動力
常常AI僅取代一個「職位」內的一個「工作」內的一個「任務」內的一個「決策」內的「預測能力」而已,故不能因此說它取代了「全部」工作。
AI所有的設計都是以完成某個特定任務為主
AI的設計本就僅針對某一個明確清楚的任務,例如:
技術之外的其他考量因素
AI所創造的新工作機會
AI會取代工作同時也會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任何新科技的出現,除了會取代原有存在的工作之外,當然新科技所形成的產業價值鏈(Value Chain)、產業生態系統(Ecosystem),也同時會逐漸的成長擴大,形成一個經濟體系,而創造出許多新的工作機會。
員工工作技能的提升與轉變
原本的員工會轉型而非一定失業,雖然AI某些優勢會取代人類某些工作,但也迫使員工往更高層次、更具創意、社交、情感支持、更複雜的技能工作邁進,而讓自己變成更有加值能力的企業管理者。
參考資料
人工智慧-概念應用與管理 林東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