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段內容部分參考自維基百科
部落格(英語:blog),原名Weblog,是一種線上日記型式的個人網站。部落格通常由個人或小團體管理,內容多樣,包括文字、圖片、影片等,主要用於記錄生活、抒發情感或分享資訊。
線上部落格是由 線上日記(Online diary) 發展而來。早期人們會在線上日記中,紀錄他們的日常生活、圖片、社會評論、抱怨、散文以及可能在傳統日記中找到的任何內容。而大部分作者稱自己為日記作者或記者。
在那個網頁還不是很成熟的年代,許多部落格是採用手動撰寫排版的小型網頁,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進入該領域的門檻越來越低,部分公司開發了更加便利的撰寫工具,例如:現在只需要在網頁表單上輸入想要的內容,並利用平台提供的現有工具即可完成輕鬆的排版,整體步驟都是構建在 低程式碼(Low-Code) 之下,你甚至不需要碰到程式碼,使用者就可以開始可以利用 預先設計的元件(Component) 進行拖放,也可以使用 視覺化的方式決定整體配色 。這些都是對於整個生態蓬勃發展的關鍵要素。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今天的我們已經人手一台手機、電腦、平板,甚至手錶也是智慧型裝置,作為新一代的 AI世代原住民,許多人已經漸漸在現實生活中迷失了方向從而轉向數位世界開啟新生活,這是一個新的生態,人們對於周邊事務的感知不再那麼強烈。
在以前,當你遇到一個不會的難題,你可能會選擇問老師、教授、同學,而現在可能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詢問 OpenAI ChatGPT 這類語言模型。我個人是認為在這樣的趨勢下部落格勢必會轉型,可能內容不完全是人寫、甚至不一定是給人看得,畢竟到目前為止的AI是由 數據驅動(Data-Driven) 來完成推論,到最後會怎麼發展還不得而知!
在108課綱實施後,學習歷程一直都是被目光聚焦的討論,有些人覺得 「學習歷程檔案」已經形同學生家庭背景間的「軍備競賽」,但這個說法其實早在舊課綱的備審資料中就已經出現過,所以多半只是在炒冷飯。新的課綱中主要是想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並學會如何落實自我學習、自我檢核、並且分析過程,簡單來說就是你要有能力去記錄當下學習到的內容以及事後分析其成果與學習的過程。我覺得在這方面來說,培養撰寫 blog 的習慣並落實 PDCA 循環(PDCA Cycle),是有助於未來自我學習的效率,同時也能強化學習的效果。
PDCA 循環(PDCA Cycle)包含四大概念:計畫(Plan)、執行(Do)、查核(Check)、行動(Act)。
對於數位原生世代來說,生活的紀錄方式已不在侷限在文字的書寫,利用照片、影片、3D空間影片(Spatial Video),的表達方式都遠超傳統部落格所能表達的內容,它更具備生動、沉浸的特性,可以感受到虛實的結合,這就是Vlog(英語:Video blog)。回過頭來看,雖然文字有傳達的侷限性,但其賦予了讀者更多想像的空間,因此Vlog並沒有完全取代傳統blog,只是形式不同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