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Grok、Gemini、Perplexity⋯⋯這些 AI 工具越來越強大,我們可能遇過這樣的情況:
-提了一個問題,AI 給你一堆廢話或答非所問
-明明你心裡有畫面,但它寫出來的結果完全不對味
-你問了五次,AI 每次回答都不一樣,雖然它會道歉說它錯了
-亂掰答案假裝自己很懂
其實,這很可能不是 AI 的問題,而是「指令不夠清楚、結構不對」。就像請廚師做一道菜,你卻只說「幫我煮點好吃的」,那他到底是要烤牛排、滷肉還是燙青菜?
最近上楊宏文老師的課程,學到很多如何寫出清楚有效的 AI 指令,讓 ChatGPT 等工具更聽話、更聰明,幫我節省大量時間與腦細胞,以下是上課的精華摘要跟我自己的統整範例。
✳️一、角色扮演 + 情勒:讓 AI 帶入正確的知識框架
人會換位思考,AI 也可以。
在下指令時,我們可以指定一個角色,讓 AI 依據該角色的背景、語氣與風格來回答。這能幫助它選擇正確的語言與知識範疇,產出更貼近需求的答案。
✅ 範例指令:
你是一位玩了超過 20 年的資深電動玩家,擅長評測各種類型的遊戲,請幫我推薦幾款適合 Switch 上雙人合作的動作遊戲。
甚至可以加點「情勒」效果:
「這對我真的很重要,拜託你了!」
看似無關,但這種語氣會讓模型更認真對待任務(目前的語言模型對「緊急性」、「重要性」等詞彙有情境反應)。
✳️ 二、思維鍊(Chain-of-Thought):引導 AI 逐步推理
有時候 AI 之所以答錯,是因為它跳過了思考過程。思維鍊提示法,就是要讓 AI 像人腦一樣「一步一步想」,先推理再給答案。
這種方法能大幅提升回答的準確度與邏輯性。
✅ 範例指令:
請一步一步思考以下問題,分析背後的可能原因與機制:
遠距工作對企業的營運和管理造成了哪些正面或負面影響?
在溝通層面上,員工和管理者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
為什麼遠距工作在某些情況下反而能提升工作效率?
AI 會在每一題逐步拆解、舉例說明,比起「請分析遠距工作的影響」這種籠統問題,好得太多。
✳️ 三、明確結構提示:讓 AI 照我們想要的格式走
有時候 AI 不是不會,而是不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格式與邏輯重點。
例如,只要先定義出「我認為好的懶人包是怎樣的」,然後請它照做,它通常會照單全收。
✅ 範例指令:
我覺得一個好的懶人包是這種格式:
主題簡介
三個核心觀點,每點都要有舉例
最後來個總結+實用建議
請依照這個格式,幫我整理「企業導入遠距工作的優缺點」。
這比「幫我整理一下遠距工作的資訊」更能掌握我們想要的邏輯與呈現方式。
✳️ 四、善用「深入研究」功能:AI 自動幫你做功課
其實平常我也有看到「🔍深入研究」的功能(英文版是 Deep Research),點過一次覺得它要跑很久,就跳掉了;
如果有要做一些分析,這功能真的還不錯,因為它會:
-自動上網搜尋最新資料(不是訓練資料庫喔,是現實世界的網站)
-整理來自多個不同網站的觀點
-做出有邏輯推理的結論
-引用來源
等於幫我們代打做功課、看資料、抓關鍵點,最後還寫好報告。(當然自己還是要檢查一遍!)
✅ 使用建議:
-想找最新資訊(如:iPhone 16 何時出?GPT-5 有什麼功能?)
-想整理正反觀點(如:生成式 AI 對學校教育的利與弊)
-懶得打開十個網頁自己比對
-不過也要注意:「深入研究」有次數限制,用完當日額度就要等明天。
✳️ 五、交叉驗證:多平台互相檢視回答
現在 AI 工具很多,不同平台的回答品質與風格不一樣,有些會統整資訊、有些比較像聊天、有些則偏學術。
我們可以將同一問題丟給不同 AI 工具(像 Grok、Gemini、Perplexity),再回頭丟回 ChatGPT 請它分析、補充或批評。
✅ 範例指令:
我剛剛問 Gemini,它會整理資訊給我,請你也試著做得更清楚些。
或是:
Grok 給我的回答缺乏細節,請你補上三個真實例子,並加上資料來源。
這樣可以讓 AI 回答更完整,也比較不會被單一模型誤導。
✳️ 六、明確指示語句:
最常見的錯誤,就是丟出一個模糊不清的問題,像是:
❌「幫我寫一篇關於遠距工作的文章。」
AI 會想:「嗯……你想多長?要用什麼語氣?給誰看?是要嚴肅分析還是簡單帶過?」
比起這樣,不如這樣問:
請幫我寫一篇約 500 字的文章,主題是遠距工作對企業溝通效率的影響。讀者對象是一般白領上班族,語氣口語輕鬆,不用太多專有名詞,最後給出三點實用建議。
盡量包含以下幾個元素:
-目的與主題(你要幹嘛)
-產出格式(文章、列表、信件⋯⋯)
-風格語氣(口語?專業?搞笑?)
-讀者對象(小學生?HR?工程師?)
-長度或結構限制(字數、段落、幾點建議)
-越明確、越不容易出錯。
經過上述練習用對指令跟ChatGPT對話後,我突然靈機一動:是不是可以請它陪我玩海龜湯呢
不過後來我找不太到有完整劇情的海龜湯,所以就想說,不然請它編故事好了!
原本的指令是「請生出一段遊戲劇情,給我三個劇情選項,我選擇十次後就給我結局」;
但是它一直玩到超過十次都還沒有生成結局,於是我反問它:
「要怎麼樣你才會在第十回合停下來並給我一個結局?」
它回說:「那就要在每一回合計數。」
於是我就測試出來這一段指令,可以順利在第十回合停止遊戲,並生成結局+圖片一張。
大家也可以試看看複製這段指令,遊戲主題可以更改成你要的。
請設計一款冒險遊戲,每次描述情境後給出三個選項讓用戶選擇。
遊戲進行時,請幫我記錄用戶做出的選擇次數。
請在每次互動中回報目前是第幾回合選擇,方便追蹤。
當用戶做出第十次選擇後,請自動產生完整的故事結局,並且生成一張符合故事氛圍的圖片,作為結束。
過程中請不要一次爆全部劇情,要一段一段互動。
第十次選擇後,不要再問選項,直接產出結局與圖片。
遊戲主題是賽博龐克,請保持情境和選項符合風格。
以下是它編的賽博龐克主題故事:
(第1回合)
〈賽博暗城:光影迷蹤〉
夜幕低垂,霓虹燈如血般刺眼,雨水在街角形成鏡面,映照出一座座破敗摩天樓的斑駁輪廓。你,是一名代號「零度」的資訊獵人,專門在這座城市中蒐集、交換機密資料。今晚,一則神秘訊息悄然進入你的神經植入器——一張未知身分發出的黑市工作委託:
「有人在影子集團中藏了條致命秘密。取回資料,報酬豐厚。小心,他們不是好惹的。」
你站在霧氣瀰漫的下水道入口,手中的電擊槍冰冷,選擇就要做出。
選擇:
- 潛入下水道,尋找秘密資料的線索。
- 直接前往附近的夜市,打探情報。
- 先回基地,用你的強化腦波破解神秘訊息的加密。
請選1、2或3。
我:我選1。
這是第1回合選擇。
你決定潛入下水道。黑暗與潮濕環繞著你,水滴聲在空洞的管道內回響。你的手電筒光束掃過銹蝕的金屬梯子和蜘蛛網,前方似乎有微弱的光源閃爍。
突然,你聽到水流旁似乎有機械運轉的聲音。
選擇:
- 靠近聲音來源,仔細調查。
- 迴避聲音,繼續深入下水道其他路徑。
- 使用你的植入器發射聲波掃描,嘗試找出聲音背後的秘密。
請選1、2或3。
.
.
.
最後玩到第十回合,順利生出結局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