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Ops(AI for IT Operations)加速企業運維智能化的今天,面對IoT、雲計算、分散式微服務等基礎架構,每日湧入IT運維平台的資料規模動輒TB甚至PB級。單靠傳統資料庫或單一監控系統,根本難以支撐監控、日誌、指標、事件、工單等多元異構資料的即時整合與深層分析。數據湖(Data Lake)與大數據平台,遂成為AIOps落地的「地基工程」,承載著多維整合、批次/即時處理、智能建模與開發平台多任務的重責。
數據湖指的是企業級、雲原生的超大規模資料儲存池,能以原貌、無結構限制、動態拓展容納各類型資料(結構化、半結構、非結構),並支持隨需提取、分析、標註。
AIOps場景下,數據湖的關鍵價值有:
• 多源異構資料一站整合:打通監控(Prometheus、Nagios)、日誌(ELK、Fluentd)、API、工單、APM、用戶指標等多端口資訊。
• 歷史與即時數據共用:可同時儲存過去數年運維歷史(用於長時趨勢、訓練AI),亦能承載即時流入資料(即時偵測/預警)。
• 數據驅動AI智能閉環:為異常檢測、根因分析、容量預測等AI模型供應龐大數據底座。
大數據平台通常涵蓋數據蒐集、存取、治理、分析與可視化等全流程,是數據湖的“運算引擎”與“分析大腦”。主流平台如Apache Hadoop、Apache Spark、Databricks、Cloudera、AWS/Azure/GCP雲原生平台等,結合AI/機器學習框架,助力AIOps實現:
1. 資料收集層
多源Agent、Exporter、API全網路數據串流,納入資料緩衝池如Kafka。
2. 數據湖/雲存儲層
Hadoop HDFS、AWS S3、Google Cloud Storage等容納所有類型原始數據。
3. 資料治理與預處理層
流/批次篩選、去重、補全、標準化,由Spark、Flink、Databricks統一處理,構建乾淨資料湖。
4. 大數據分析與即時模型引擎
Spark/Flint進行ETL、指標生成、異常偵測、歷史推理;MLflow管理模型部署全生命週期。
5. 可視化與決策/自動化層
Elastic/Kibana、Grafana可視化;結合AIOps平台,根據洞見自動推動修復、資源調度或警報行動。
• 全球雲端SaaS服務商
混用Kafka+Databricks,日處理逾百億條監控日誌,對數千服務節點實時異常預警與自主修復,MTTR縮短70%以上。
• 金融機構AIOps運維中心
Cloudera Hadoop集群承載數百種指標及工單資料,輔以Spark ML即時偵測資安異常,協助成本最佳化預算達2成以上。
• 製造業智能工廠AIOps
大數據湖串接IoT感測、MES、ERP、IT資安日誌,結合AI模型推動跨產線預測性維護,每月減少逾10次重大設備停機事故。
1. 資料元件標準化(Schemas/Tags)、一致ID體系設計。
2. 數據即時性/歷史性需求分流:高頻監控指標流用流處理,長期分析走批次。
3. 高可擴展HPC雲儲存:防止資料/運算資源成樽頸。
4. 流批融合設計:兩者資料在數據湖階段充分融合,便於全局分析。
5. 完善治理與存取政策:保障一致性、安全與法規。
6. 多層日誌/監控數據血緣追蹤、字典維護。
7. 功能和指標的模組化設計,方便維運與新業務拓展。
8. 與AIOps平台API深度整合,一站式支撐異常、預警、修復自動化。
9. 可視化與AI洞察普及化,讓所有IT相關角色都可靈活自助查詢與下達行動。
• 雲原生Serverless數據湖:如Databricks Lakehouse、Snowflake,無需自管主機,成本彈性且即時擴容。
• AI自動資料治理平台:結合AutoML、知識圖譜,自動梳理數據血緣、資料一致校驗與治理建議推送。
• 資料即服務(Data as a Service, DaaS):企業AIOps平台全面API化,支援跨組織、跨雲異構資料協作。
• 行為流數據與業務閉環:更細緻分割分析用戶行為、事件與影響,從高層戰情到底層監控資料一秒串流分析。
數據湖與大數據平台是AIOps智能運維「數據驅動」的根本保障,從資料收集、標準化、治理,到大規模AI建模與即時行動分析,構筑起跨層、全鏈路、多維融合的核心引擎。唯有建構完備的大數據底座,組織才能讓AIOps平台真正落實“多源融合、即時感知、科學決策、智能閉環”,引領企業IT在數位轉型與競爭中穩健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