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
0

嗨~大家好,我是 Shammi 😊

昨天先聊了專案的規劃與目標,簡單來說就是 —— 用 AI 對話機器人推廣 SDGs 🌱。
今天開始進入技術面啦 🚀!我會分享這個專案到底選了哪些工具&平台,還有為什麼我特別喜歡 Google 的生態系。

🌐一、為什麼選擇 Google 生態系?

做 AI 專案最怕的就是「電腦跑不動」😭。對個人開發者來說,要砸錢買高規硬體真的不太現實。這時候 Google 各種平台就很好選擇,而這次我的首要開發平台就是 Google Colab 啦!部署至 24/7 之前,在此開發是最有效率的選擇!

優點如下:
1️⃣ 雲端環境,零設定:完全不需要安裝任何東西,打開瀏覽器就能開始寫程式,超方便。
2️⃣ 免費 GPU&CPU 資源:對要訓練或跑模型來說,GPU 就像是加速神器⚡。雖此專案還不會用到 GPU資源,但還是要說一下資源已經很夠用了!
3️⃣ 共享普惠的精神:更酷的是,Google 把這麼好的資源免費提供給大家,這其實也是一種「降低門檻、讓更多人用得起 AI」的普惠理念,完全呼應 SDGs 的精神!🌍

🌐 二、打造 AI 的智慧知識庫

在這個專案裡,Embedding 模型負責把 PDF 裡的文字轉換成 AI 能懂的數學向量。
我選擇 Google 的 embedding-001 或 text-embedding-004

原因有這幾點:
1️⃣ 品質&效能可靠:Google 出品,基本上不太會踩雷✨。尤其是把 SDGs 的內容轉成向量時,需要精準度。
2️⃣ 免費與低成本:對個人 Side Project 來說超友善,不怕燒錢。
3️⃣ ESG的實踐:對Google 透過這些免費/低成本的模型,讓大家更容易接觸 AI,這其實就是一種企業責任(ESG)的具體落實。
而我能用這些資源來推廣 SDGs,本身就有種「正能量連鎖反應」的感覺😆。

💡小提醒:不同 embedding 模型的比較,我會在 Day 6 做更完整的分享,敬請期待!

🌐 三、聊天機器人的「落地場域」

專案的最終實現,將能觸及三個不同的平台,這不僅是技術上的挑戰,更是為了擴大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影響力。

1️⃣ 觸及不同族群:
-LINE在台灣的滲透率超高,幾乎是必選。
-Telegram在國際間比較多人用,能拓展觸角。
-Web介面則能讓沒用這兩個通訊軟體的朋友也能體驗。

2️⃣ 跨平台的技術挑戰:
老實說,跨平台本身就是我想挑戰的重點 XD。
要整合不同的 API、Webhook 設定、訊息格式處理,不僅能增加實戰經驗,也會讓這個專案更有價值 💪。

總結

今天的分享主要是確立這個專案的「技術基石」。
從 Google Colab 到 Embedding 模型,再到 跨平台部署,你會發現每個選擇都不只是技術考量,而是同時帶著「共享、永續」的理念。
因此,這個專案對我來說,不單單是程式碼,而是一場實踐 SDGs 精神的小小行動🌱✨。

明天開始就要動手啦!我們會一起從「安裝所需套件」開始,親身感受 Colab 的威力,讀者們有想準備好跟我一起開工了嗎?😆🚀

(謎之音:請自己來...)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02/20151627FKP7cPLBRm.png


上一篇
Day 1【專案緣起】 為什麼要用 AI 對話機器人推廣 SDGs?
下一篇
Day 3【環境準備】從 Colab 開始,打造你的 AI 專案工具箱
系列文
建構跨平台AI對話機器人:從LINE到Telegram實踐SDGs推廣的30天專案紀實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