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討論 AI-DLC Sprint 時,最理想的狀態是什麼?就是能夠直接從想法跳到可運行的產品,跳過所有繁瑣的環境設定、技術選型、基礎建設。想像一下:「我想要一個任務管理 App」→ 30 秒後就有一個完整可用、可部署的應用。
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今天要介紹的 Claudable 讓這個夢想成為現實。
在我們之前討論的 AI-DLC Sprint 中,即使有了 AI 協作,從 Inception 到 Construction 階段仍然有不少挑戦:
環境設定複雜性
即使知道要用什麼技術棧,光是建立一個 Next.js + TypeScript + Tailwind + 資料庫的專案就要花 30-60 分鐘。
技術整合困難
要讓認證、資料庫、UI 元件、部署流程完美協作,需要深度的技術知識和大量的配置。
AI 協作的 Context 建立
每次新專案都要重新建立 AI 的理解 Context,說明專案架構、代碼風格、技術限制。
在 AI-DLC 的 Inception 階段,我們能快速定義需求和規劃架構。但在 Construction 階段,仍然需要:
如果有一個工具能夠一句話就完成整個 Construction 階段會如何?
這就是今天要介紹的 Claudable - AI-DLC Sprint 的終極加速器。
Claudable is a powerful Next.js-based web app builder that combines Claude Code's advanced AI agent capabilities with Lovable's simple and intuitive app building experience.
簡單來說,Claudable = Claude Code + 開源版 Lovable
它讓你可以用自然語言描述想法,AI 立即生成可運行的 Next.js 應用,並且能一鍵部署到網路上。
整個流程可以這樣理解:
你的想法 → 自然語言描述 → Claudable 解析 → Claude Code 生成代碼 → 即時預覽 → 一鍵部署
背後的技術棧是精心設計的組合:
傳統開發流程:
Claudable 流程:
還記得我們在 Day 1 提到的「環境配置地獄」嗎?
傳統方式:
# 要記住一堆指令和配置
npx create-next-app@latest my-app --typescript --tailwind
cd my-app
npm install prisma @prisma/client
npx prisma init
# ... 還有資料庫設定、認證配置、部署設定等
Claudable 方式:
# 只需要三個指令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opactorai/Claudable.git
cd Claudable
npm install
npm run dev
還記得我們在 Day 5 討論的 Prompt Engineering 挑戰嗎?
一般 AI 協作:
你:幫我寫一個 React 組件,包含狀態管理、API 呼叫、錯誤處理...
AI:好的,這是基本架構...(需要多輪對話調整)
Claudable 協作:
你:我想要一個任務管理 App,有深色模式
Claudable:(30 秒後) 完成!包含完整的 CRUD、用戶認證、響應式設計
我們在 Day 3-4 提到的「重複造輪子」問題,Claudable 直接提供最佳實踐:
// Claudable 自動生成的代碼範例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TaskManager() {
const [tasks, setTasks] = useState<Task[]>([])
const [loading, setLoading] = useState(false)
// 自動包含錯誤處理
const { data, error, mutate } = useSWR('/api/tasks', fetcher)
// 自動生成的 CRUD 操作
const createTask = async (task: CreateTaskInput) => {
try {
setLoading(true)
await api.tasks.create(task)
mutate() // 自動重新載入
} catch (error) {
toast.error('建立任務失敗')
} finally {
setLoading(false)
}
}
return (
<div className="min-h-screen bg-background">
<div className="container mx-auto px-4 py-8">
<TaskList tasks={data?.tasks || []} />
<CreateTaskForm onSubmit={createTask} />
</div>
</div>
)
}
Claude Code:Anthropic 最強代碼理解能力,推薦用於複雜業務邏輯開發
Cursor CLI:優秀編輯器整合,適合快速原型製作
# 前置需求檢查
node --version # 需要 18+
python3 --version # 需要 3.10+
# 安裝 AI 代理 (二選一)
npm install -g @anthropic-ai/claude-code
claude # 然後執行 /login
# 或者
curl https://cursor.com/install -fsS | bash
cursor-agent login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opactorai/Claudable.git
cd Claudable
npm install # 自動處理所有設定
npm run dev
成功啟動後會看到:
在 Claudable 介面中:
讓我們用一個具體例子來理解 Claudable 的威力:
我想要一個個人技術部落格,功能包括:
- 文章列表和詳細頁面
- Markdown 支援
- 標籤分類系統
- 搜尋功能
- 深色/淺色主題
- 響應式設計
- 文章按讚和留言
- 管理員後台可以發布文章
前端頁面:
後端功能:
資料庫結構:
-- 自動生成的 Supabase 資料表
CREATE TABLE posts (
id uuid PRIMARY KEY DEFAULT gen_random_uuid(),
title text NOT NULL,
content text NOT NULL,
excerpt text,
published boolean DEFAULT false,
created_at timestamp DEFAULT now()
);
CREATE TABLE tags (
id uuid PRIMARY KEY DEFAULT gen_random_uuid(),
name text UNIQUE NOT NULL
);
CREATE TABLE comments (
id uuid PRIMARY KEY DEFAULT gen_random_uuid(),
post_id uuid REFERENCES posts(id),
author_name text NOT NULL,
content text NOT NULL,
created_at timestamp DEFAULT now()
);
部署結果:
這不是誇大,而是 Claudable 的真實威力。讓我們分解一下時間分配:
第 1 個小時:建立和調整
第 2 個小時:優化和部署
結果:一個功能完整、可以讓真實用戶使用的產品。
早期市場驗證
快速推出產品讓你能夠立即測試市場反應,避免花費數月開發沒人要的功能。
降低沉沒成本
投入 2 小時而非 2 週,即使想法不可行,損失也微乎其微。
搶佔市場先機
在競爭對手還在規劃的時候,你已經有產品在市場上收集真實數據。
投資人展示利器
有一個實際運行的產品遠比 PPT 和線框圖更有說服力。
Claudable 生成的代碼品質很高,採用現代最佳實踐:
這意味著即使你的 MVP 成功,擴展成完整產品也不會有太多技術債務。
MVP 和原型開發:快速驗證想法和概念
標準 Web 應用:部落格、簡單電商、小型 SaaS 工具
學習和實驗:了解現代 Web 開發最佳實踐
Demo 展示:快速建立可展示的產品原型
當你的專案需求超越 MVP 階段,發展成複雜系統時,建議回到完整的 AI-DLC Sprint 流程,或考慮重新架構。
技術棧固定:只能使用 Next.js + Supabase + Vercel
客製化程度:高度客製化需求可能受限
企業需求:複雜的企業系統可能不適合
學習曲線:仍需要基礎的 Web 開發知識
雖然 Claudable 本身免費開源,但需要:
不需要深度了解每個技術細節,AI 處理複雜的架構決策,讓你專注在業務邏輯和創意實現。
快速將想法轉化為可測試產品,省下大量基礎建設時間,快速蒐集用戶反饋。
觀察 AI 生成的高品質代碼,學習現代 Web 開發模式,理解專業級專案架構。
如果你已經有 Claude Pro 或 Cursor 訂閱,就可以立即開始使用,無需學習新的 API 或工具。
Claudable 完美解決了我們在前 5 天討論的個人開發者痛點:
零配置啟動:3 分鐘就能開始開發
自然語言開發:說話就能寫程式
生產級品質:AI 生成高品質代碼
完整整合:從開發到部署一條龍
明天我們將實際操作 Claudable,手把手建立一個完整的應用:
準備好你的開發環境,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