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pair?
為什麼要和 AI pair?
這次的文章會分享哪些內容?
Pair programming(結對編程)指的是兩個工程師一起在同一台電腦上工作。這種方法通常分為兩個角色:
Driver(駕駛者):負責實際操作鍵盤,編寫程式碼。
Navigator(導航者):負責檢查程式碼、思考策略、提出建議,並協助解決問題。
Pair 可以帶來的好處有很多,最常被提到的有以下幾個:
促進知識交流:兩人可以互相學習,提升技能之外,也能透過這個機會去了解專案或是公司的 domain。
提高生產力:遇到困難時能一起討論,可以加快找到解決方案的速度。
提前 code review:在開發的同時,寫出來的程式碼就有兩個人一起看,可以即時發現錯誤、提出改善建議,並討論最佳的撰寫方式。
我覺得用 AI 寫程式碼的這個行為,其實就和 pair 很像:AI 是 driver,負責實際程式碼的撰寫;我們則是 navigator,負責提出想法和建議。但是,你知道怎麼使用你的 AI 嗎?
就像是和人 pair 一樣,你可能在和隔壁有裝 raycast 的夥伴 pair 的時候使用 raycast 的 clipboard history 加快複製貼上的速度,每個 AI 工具也都有各自擅長和能夠透過 plugins 來做到的事情,這就是我在這篇系列文中想和大家分享的,我平常是怎麼使用我的 AI 和我 pair programming。
第一部分:關於 Cursor
Cursor vs VS Code
Cursor 的使用
第二部分:關於 MCP
MCP 的簡單敘述
怎麼在 Cursor 內安裝 MCP
Figma MCP 使用案例
Playwright MCP with Cursor
第三部分:關於 Claude
Claude 的介紹
什麼是 Artifacts
Desktop MCP
第三部分:關於 Claude Code
Claude Code 的介紹
自定義 commands
hooks
memory
CLAUDE.md 的使用
怎麼設定 MCP
JetBrains MCP
Agent
Context 管理
其他使用小技巧
第四部分:關於 Gemini
Gemini 的介紹
用 Canvas 快速打造可以發佈的網頁
讓圖片動起來
第五部分:關於 Raycast AI
Raycast 是什麼
AI Command
AI Extension
使用自己的 api key
第六部分:總結
怎麼選擇 AI 工具的搭配
為什麼要和 AI Pair Programming
以上就是在這次系列文章中想傳達給大家的內容,除了紀錄我平常使用 AI 的習慣之外,也希望這系列文章可以幫助大家更了解目前主流的 AI 工具,更好地應用在工作或是 side project 上。
你還期待我會分享什麼樣的內容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喔!
希望你喜歡今天的分享,我們明天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