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9
0
生成式 AI

南桃AI重生記系列 第 29

09-03:深度研究與事實查核

  • 分享至 

  • xImage
  •  

第九章第三節:深度研究與事實查核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09/20046160ggDZVVgrGv.png

工廠舊址的探訪

南桃工廠舊址位於小鎮的東邊,已經荒廢了二十多年。當霈姊、小潔和小肉丸來到這裡時,夕陽西下,廢棄的廠房在金黃色的光線中顯得格外蒼涼。

小潔站在鐵絲網外,看著那些破損的建築物,心中五味雜陳。這裡埋葬著她父母的生命,也可能埋葬著她對阿公的所有美好記憶。

「媽媽,這裡好安靜,」小肉丸輕聲說道,彷彿能感受到這個地方的沉重氛圍。

霈姊拿出平板電腦,啟動了她精心準備的AI調查系統:「我們來用科學的方法,看看能發現什麼線索。」

AI輔助的現場調查

霈姊的調查系統整合了多種AI工具:

1. 歷史重建模組

  • 利用Google Earth的歷史影像,重建工廠爆炸前後的環境變化
  • 分析建築結構和安全設施的配置
  • 對比官方記錄和實際現場的差異

2. 新聞整合分析

  • 收集所有關於工廠爆炸的新聞報導
  • 分析報導角度和內容的變化趨勢
  • 識別可能的資訊操控痕跡

3. 人物關係網路

  • 建立工廠爆炸相關人物的關係圖
  • 分析利益關係和權力結構
  • 識別可能的受益者和損失者

小潔看著AI系統生成的分析結果,臉色越來越蒼白:

「根據分析,爆炸發生前一週,有人大量購買了工廠附近的土地...購買者是一家空殼公司,最終受益人...」

螢幕上顯示的名字讓小潔的心徹底沉了下去:葉金旺。

志明的關鍵證據

正當小潔還在消化這個震撼的發現時,志明出現在工廠入口。他手裡拿著一個厚厚的文件夾。

「小潔,對不起讓妳在這裡見到這些,」志明的聲音充滿愧疚。「但我覺得妳有權在現場知道所有的真相。」

他打開文件夾,裡面是一份份精心保存的文件:

文件一:土地購買合約

  • 爆炸前一個月,阿公透過人頭公司大量收購工廠周邊土地
  • 購買價格極低,顯然事先知道工廠會出事

文件二:保險理賠記錄

  • 工廠在爆炸前三個月大幅增加了保險金額
  • 受益人包括多家與阿公有關的公司

文件三:政治安排文件

  • 爆炸後,阿公迅速獲得了重建委員會主任的職位
  • 重建計畫的承包商都與阿公有密切關係

文件四:最關鍵的錄音檔
志明顫抖著手拿出一個老式錄音設備:「這是阿公在二十年前的一段談話,我偶然在他的保險箱裡發現的...」

錄音開始播放,阿公年輕時的聲音清晰地傳了出來:

「工廠的安全問題確實很嚴重,但如果我們現在報告,所有的投資都會泡湯。不如讓事情自然發展,到時候我們可以趁機整頓整個產業...那些抗議的人正好給了我們藉口...」

小潔聽到這裡,雙腿一軟,險些跌倒。霈姊急忙扶住她。

AI事實查核的最終驗證

霈姊啟動了AI事實查核系統,對所有證據進行綜合分析:

證據可信度評估:

  • 文件真實性:95%(經過多重技術驗證)
  • 錄音真實性:92%(語音識別和技術分析確認)
  • 時間軸一致性:98%(所有事件時間完全吻合)
  • 動機合理性:89%(利益分析完全符合)

邏輯鏈條重建:

  1. 阿公事先知道工廠安全隱患
  2. 選擇隱瞞而非報告,等待事故發生
  3. 事先安排土地收購和保險受益
  4. 利用抗議活動作為掩護
  5. 爆炸後迅速獲得政治和經濟利益
  6. 將悲劇包裝成英雄敘事,控制小潔

結論確信度:94%

AI系統的客觀分析讓真相無可辯駁。小潔看著這些冰冷的數據,內心的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小潔的情感崩潰與重建

「不...不可能...阿公那麼愛我,那麼愛我們家,他怎麼可能...」小潔終於忍不住痛哭起來。

小肉丸看到小潔哭了,也開始哇哇大哭:「小潔阿姨不哭!小肉丸保護妳!」

霈姊抱著兩個哭泣的人,自己的眼淚也止不住地流下。這種親情的背叛,比任何政治失敗都要痛苦百倍。

志明站在一旁,愧疚地說:「小潔,我知道這很殘酷。但我不能讓妳繼續被蒙在鼓裡。妳的父母...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但不是阿公說的那種英雄。他們是阿公野心的犧牲品。」

經過一陣痛哭後,小潔慢慢平靜下來。她看著夕陽下的廢墟,聲音嘶啞地說:

「我需要時間...我需要重新理解我的人生...我以為我是為了實現父母的遺志才回來參選,原來我只是在幫兇手完成他的計畫...」

AI輔助的心理重建

霈姊啟動了AI心理支援系統,幫助小潔處理這種巨大的創傷:

創傷處理階段:

  1. 否認期:「這不可能是真的」
  2. 憤怒期:「為什麼要騙我這麼久」
  3. 討價還價期:「也許有其他解釋」
  4. 沮喪期:「我還能相信什麼」
  5. 接受期:「我要為自己做決定」

AI心理輔導建議:

  • 允許自己充分感受和表達情感
  • 不要急於做重大決定
  • 尋求信任的人的支持
  • 重新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
  • 將痛苦轉化為成長的力量

霈姊溫柔地對小潔說:「AI系統建議妳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和空間。不要急著決定下一步,先讓自己恢復平靜。」

新的人生選擇

隔天,小潔出現在露藝紗咖啡店,她的眼中不再有昨天的痛苦,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平靜。

「我想清楚了,」她對團隊說。「我要退出選舉。」

大財震驚地說:「但是...我們已經走到這一步了,而且民調顯示妳有很大的勝算...」

「勝算又怎樣?」小潔苦笑道。「如果我當選了,我就會成為阿公權力遊戲的最終棋子。我不能讓自己成為他的工具。」

阿美不解地問:「那我們這段時間的努力都白費了嗎?」

「不是白費,」小潔堅定地說。「我們學到了真正重要的東西——如何運用技術為人民服務,如何在複雜的世界中保持真誠,如何面對真相的勇氣。這些比任何政治職位都更寶貴。」

霈姊握住小潔的手:「妳確定嗎?這個決定會讓很多支持妳的人失望。」

「我確定,」小潔的聲音充滿決心。「真正的改變不是靠選舉贏得的,而是靠每個人的覺醒實現的。我們可以用AI技術幫助更多人思考、學習、成長,這比當一個被操控的政治人物更有意義。」

退選聲明的準備

小潔決定用AI技術來準備她的退選聲明,這將是她政治生涯的結束,也是新人生的開始。

聲明內容要點:

  1. 感謝所有支持者的信任
  2. 承認政治環境的複雜性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3. 將專注於其他方式服務社會
  4. 不會透露具體的退選原因(保護阿公的名聲)

大財負責技術支援,確保聲明能夠同時以多種語言發布,讓所有的支持者都能理解。

阿美負責社群管理,準備處理各種反應和質疑。

霈姊負責後續的說明和安撫工作。

AI技術的正面應用轉向

「雖然我退出了選舉,但我們的AI技術還有更大的用處,」小潔說。「我想建立一個非營利的AI教育平台,幫助更多人學會使用這些工具。」

她開始規劃新的項目:

AI民主教育平台:

  • 批判思維培養課程
  • 事實查核技能訓練
  • 多元觀點思考方法
  • 公民參與工具包

社區AI服務中心:

  • 協助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 提供多語言服務支援
  • 建立社區知識庫
  • 促進跨文化交流

「這樣我們就能真正實現用AI服務人民的理想,而不是被政治權力綁架。」

志明的懺悔與新開始

志明也來到咖啡店,向整個團隊正式道歉:

「我知道我沒有資格要求原諒,但我想為我過去的行為承擔責任。我願意用我的技術能力來支持妳們的新項目。」

小潔看著志明,眼中沒有怨恨,只有理解:「我們都是阿公操控遊戲的受害者。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我可以協助建立技術防護系統,」志明提議,「防止其他人利用AI技術進行類似的操控。」

團隊開始討論如何將志明的技術能力整合到新的項目中,讓過去的對立轉化為未來的合作。

與阿公的最後對話

當天晚上,小潔回到家中,發現阿公正在客廳等她。他顯然已經知道了什麼。

「小潔,妳退選了?」阿公的聲音聽起來很疲憊。

「是的,阿公。」小潔平靜地說。

「為什麼?妳明明可以贏的...」

小潔看著這個曾經最愛的人,心中既有痛苦也有憐憫:「因為我想要一個真實的人生,不是別人安排好的劇本。」

阿公沉默了很久,然後說:「妳都知道了?」

「是的,我都知道了。」

「妳恨我嗎?」

小潔想了想,搖搖頭:「我很痛苦,很失望,但我不恨妳。妳也是那個時代的產物,用妳認為對的方式在保護家族。但我不能繼續走妳安排的路。」

阿公的眼中湧出淚水:「小潔...阿公對不起妳...對不起妳的父母...」

這是小潔第一次看到阿公哭泣。她走過去,輕輕拍著阿公的肩膀:「阿公,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了。但我們還有機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章節尾聲:真相的代價與自由的開始

夜深了,小潔站在陽台上,看著南桃小鎮的點點燈火。她的手機不斷響起,有支持者的不解,有媒體的追問,有政治對手的嘲諷。

但她的心卻前所未有地平靜。

霈姊發來訊息:「妳還好嗎?」

小潔回覆:「我很好。第一次感覺自己真正活著。」

「不後悔嗎?」

「不後悔。真相雖然痛苦,但自由是無價的。」

她打開筆電,開始寫退選聲明。AI助手在一旁協助,但這一次,每一個字都是她真實的心聲,不再是任何人劇本的一部分。

窗外,南桃小鎮在夜色中安詳地沉睡,不知道一場政治風暴即將平息,一個新的故事即將開始。

在遠處的某個房間裡,阿公也徹夜難眠,第一次開始反思自己的一生。而志明則在電腦前工作到深夜,設計防範AI操控的技術方案,為自己的贖罪之路做出實際行動。

明天,太陽依然會升起,南桃小鎮依然會充滿生機。但對於這些人來說,一切都將不同。

真相的代價是痛苦的,但自由的味道是甜美的。


下章預告:小潔正式宣布退選,團隊開始新的人生規劃。AI技術將如何在非政治領域發揮更大的價值?每個人將如何在技術與人性的平衡中找到自己的道路?敗選後的AI新生活即將展開...

AI事實查核實作指南

章節概述

本章深入介紹如何運用AI技術進行專業的事實查核和深度調查,包括多源資訊驗證、證據真偽判斷、邏輯推理驗證等核心技能,特別適用於複雜資訊環境下的真相挖掘。

學習目標

  1. 建立完整的AI事實查核工作流程
  2. 掌握多種證據驗證和分析技術
  3. 學會運用AI進行邏輯推理和關聯分析
  4. 培養客觀理性的調查研究能力

實作一:AI輔助事實查核系統

核心工具平台

  • Google Fact Check Tools API:官方事實查核工具
  • TinEye/Google圖片反搜:圖像真偽驗證
  • Wayback Machine API:歷史網頁資料比對
  • Gemini/ChatGPT分析:邏輯推理和模式識別

事實查核五步驟

第一步:資訊源頭追蹤

查核要點:
- 最初發布者是誰?
- 發布時間和地點
- 傳播路徑分析
- 是否有官方來源

AI輔助方法:
- 使用搜尋引擎API追蹤最早出現時間
- 分析社群媒體傳播路徑
- 比對多個平台的版本差異
- 識別可能的造假或編輯痕跡

第二步:多源交叉驗證

# 多源驗證系統範例
class FactChecker:
    def __init__(self):
        self.sources = [
            'official_records',
            'news_archives', 
            'academic_papers',
            'government_data',
            'witness_accounts'
        ]
    
    def cross_verify(self, claim):
        """多源交叉驗證"""
        results = {}
        for source in self.sources:
            results[source] = self.check_against_source(claim, source)
        
        return self.analyze_consistency(results)
    
    def analyze_consistency(self, results):
        """分析一致性"""
        consistent_count = sum(1 for r in results.values() if r['consistent'])
        confidence = consistent_count / len(results)
        
        return {
            'confidence_level': confidence,
            'supporting_sources': [s for s, r in results.items() if r['consistent']],
            'conflicting_sources': [s for s, r in results.items() if not r['consistent']],
            'recommendation': self.generate_recommendation(confidence)
        }

第三步:技術證據分析

圖像驗證:
- 反向搜尋確認原始來源
- EXIF數據分析拍攝時間地點
- AI深度偽造檢測
- 圖像編輯痕跡識別

音頻驗證:
- 語音特徵分析比對
- 背景音分析地點時間
- 音頻剪輯痕跡檢測
- 語言模式和口音分析

文本驗證:
- 語言風格一致性分析
- 時間軸邏輯檢查
- 技術細節準確性驗證
- 引用資料真實性查核

第四步:邏輯推理驗證

邏輯鏈檢查:
- 前提是否為真
- 推理過程是否有效
- 結論是否必然
- 是否存在邏輯謬誤

AI輔助邏輯分析提示詞:
「請分析以下論述的邏輯結構:
1. 識別主要前提和結論
2. 檢查推理的有效性
3. 找出可能的邏輯謬誤
4. 評估結論的可信度
5. 提出可能的反證

論述內容:[待分析內容]

請以客觀理性的方式進行分析,指出邏輯強項和弱點。」

第五步:綜合評估報告

評估報告結構:
1. 事實聲明摘要
2. 證據來源評估
3. 技術驗證結果
4. 邏輯分析結論
5. 可信度評級(1-10分)
6. 建議後續行動

可信度評級標準:
9-10分:證據充分,邏輯清晰,高度可信
7-8分:證據較足,邏輯合理,基本可信
5-6分:證據不足,邏輯一般,需要質疑
3-4分:證據薄弱,邏輯有誤,不太可信
1-2分:證據缺乏,邏輯混亂,明顯虛假

實作二:深度調查技術

開源情報收集(OSINT)

數位足跡追蹤

個人資訊調查(合法範圍內):
- 公開社群媒體分析
- 商業登記資料查詢
- 新聞報導歷史搜尋
- 學術論文和專利檢索

企業組織調查:
- 公司登記和變更紀錄
- 財務報表和股東結構
- 新聞報導和媒體評價
- 行業地位和競爭關係

政府資料調查:
- 政府開放資料平台
- 立法院質詢記錄
- 政府採購網資訊
- 監察院調查報告

時間軸重建技術

# 事件時間軸重建系統
class TimelineBuilder:
    def __init__(self):
        self.events = []
        self.sources = []
    
    def add_event(self, timestamp, description, source, confidence):
        """添加事件"""
        self.events.append({
            'timestamp': timestamp,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source': source,
            'confidence': confidence
        })
    
    def build_timeline(self):
        """建立時間軸"""
        # 按時間排序
        sorted_events = sorted(self.events, key=lambda x: x['timestamp'])
        
        # 檢查時間邏輯
        conflicts = self.detect_conflicts(sorted_events)
        
        return {
            'timeline': sorted_events,
            'conflicts': conflicts,
            'confidence_analysis': self.analyze_confidence(sorted_events)
        }
    
    def detect_conflicts(self, events):
        """檢測時間衝突"""
        conflicts = []
        for i in range(len(events)-1):
            if self.events_conflict(events[i], events[i+1]):
                conflicts.append((events[i], events[i+1]))
        return conflicts

關聯分析和網路圖

人物關係網路分析

關係類型:
- 家族關係:血緣、婚姻
- 商業關係:股東、合夥人、供應商
- 政治關係:同黨、派系、利益集團
- 社交關係:朋友、同學、同事

分析維度:
- 關係強度:核心/重要/一般/疏遠
- 利益關聯:共同利益/利益衝突/無關
- 時間演變:關係建立/維持/破裂時間
- 影響力流向:誰影響誰,如何影響

AI輔助分析:
- 自動識別關係類型
- 計算影響力指數
- 預測可能的利益衝突
- 發現隱藏的關聯模式

利益衝突檢測

# 利益衝突分析系統
class ConflictAnalyzer:
    def __init__(self):
        self.stakeholders = {}
        self.interests = {}
    
    def add_stakeholder(self, name, interests, power_level):
        """添加利益相關者"""
        self.stakeholders[name] = {
            'interests': interests,
            'power_level': power_level
        }
    
    def detect_conflicts(self):
        """檢測利益衝突"""
        conflicts = []
        stakeholder_names = list(self.stakeholders.keys())
        
        for i in range(len(stakeholder_names)):
            for j in range(i+1, len(stakeholder_names)):
                conflict = self.check_conflict_between(
                    stakeholder_names[i], 
                    stakeholder_names[j]
                )
                if conflict:
                    conflicts.append(conflict)
        
        return conflicts
    
    def check_conflict_between(self, person1, person2):
        """檢查兩人間的利益衝突"""
        interests1 = self.stakeholders[person1]['interests']
        interests2 = self.stakeholders[person2]['interests']
        
        # 分析利益重疊和衝突
        overlaps = set(interests1) & set(interests2)
        conflicts = self.find_conflicting_interests(interests1, interests2)
        
        if conflicts:
            return {
                'parties': [person1, person2],
                'conflicting_interests': conflicts,
                'severity': self.calculate_severity(conflicts),
                'recommendation': self.suggest_resolution(conflicts)
            }
        return None

實作三:假訊息檢測和反制

深度偽造檢測

技術檢測方法

圖像深偽檢測:
- 臉部特徵一致性分析
- 光影和陰影邏輯檢查
- 像素級別的異常檢測
- 壓縮偽影模式分析

影片深偽檢測:
- 臉部表情和動作自然度
- 唇語同步性檢查
- 背景一致性分析
- 時間序列異常檢測

音頻深偽檢測:
- 語音特徵比對分析
- 頻譜異常檢測
- 語言模式一致性
- 背景音合理性檢查

AI輔助檢測工具使用

# 深偽檢測整合系統
class DeepfakeDetector:
    def __init__(self):
        self.models = {
            'face_analysis': None,  # 臉部分析模型
            'audio_analysis': None,  # 音頻分析模型
            'temporal_analysis': None  # 時序分析模型
        }
    
    def detect_image_manipulation(self, image_path):
        """圖像操控檢測"""
        results = {
            'technical_analysis': self.technical_check(image_path),
            'metadata_analysis': self.metadata_check(image_path),
            'visual_analysis': self.visual_consistency_check(image_path),
            'reverse_search': self.reverse_image_search(image_path)
        }
        
        return self.synthesize_results(results)
    
    def detect_video_manipulation(self, video_path):
        """影片操控檢測"""
        return {
            'frame_analysis': self.analyze_frames(video_path),
            'audio_analysis': self.analyze_audio(video_path),
            'temporal_analysis': self.analyze_temporal_consistency(video_path),
            'metadata_analysis': self.check_video_metadata(video_path)
        }

假訊息傳播分析

傳播模式識別

傳播特徵分析:
- 傳播速度異常快速
- 轉發者帳號特徵相似
- 內容變異程度分析
- 地理分布模式檢查

機器人帳號識別:
- 發文頻率和時間模式
- 互動行為分析
- 頭像和個資真實性
- 社交網路結構分析

協調性行為檢測:
- 同時發文模式
- 相似內容批量發布
- 互相轉發配合模式
- IP地址和設備分析

反制策略設計

即時反應機制:
1. 快速檢測和標記可疑內容
2. 自動生成澄清訊息
3. 推播正確資訊給相關用戶
4. 提供查證工具和資源

長期預防措施:
1. 提升公眾媒體識讀能力
2. 建立可信資訊來源網路
3. 培養批判思考習慣
4. 建立社群自主查證機制

技術防護系統:
- 內容來源追蹤標記
- 自動事實查核提醒
- 可疑內容降低曝光
- 提供替代可信來源

實作四:證據保全和法律考量

數位證據保全

證據收集標準

合法性原則:
- 確保證據來源合法
- 遵守隱私權法規
- 避免駭客或竊取行為
- 符合相關法律程序

完整性保證:
- 完整記錄收集過程
- 保持證據原始狀態
- 建立清楚的保管鏈
- 防止篡改和損毀

可驗證性:
- 提供技術驗證方法
- 記錄收集工具和方法
- 保留元數據資訊
- 允許第三方驗證

技術保全方法

# 數位證據保全系統
class EvidencePreservation:
    def __init__(self):
        self.evidence_chain = []
        self.hash_verification = {}
    
    def preserve_digital_evidence(self, evidence_path, description):
        """保全數位證據"""
        # 計算檔案雜湊值
        file_hash = self.calculate_hash(evidence_path)
        
        # 記錄保全資訊
        preservation_record = {
            'timestamp': datetime.now(),
            'file_path': evidence_path,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hash_value': file_hash,
            'collector': self.get_current_user(),
            'preservation_method': 'digital_copy_with_hash'
        }
        
        # 加入保管鏈
        self.evidence_chain.append(preservation_record)
        
        # 創建備份
        backup_path = self.create_backup(evidence_path)
        
        return {
            'preservation_id': len(self.evidence_chain),
            'hash_value': file_hash,
            'backup_location': backup_path,
            'verification_method': 'hash_comparison'
        }
    
    def verify_integrity(self, evidence_id):
        """驗證證據完整性"""
        if evidence_id > len(self.evidence_chain):
            return {'status': 'error', 'message': 'Evidence not found'}
        
        record = self.evidence_chain[evidence_id - 1]
        current_hash = self.calculate_hash(record['file_path'])
        
        return {
            'status': 'verified' if current_hash == record['hash_value'] else 'compromised',
            'original_hash': record['hash_value'],
            'current_hash': current_hash,
            'preservation_date': record['timestamp']
        }

調查倫理和法律界線

倫理準則

隱私權尊重:
- 只收集必要的個人資訊
- 避免侵犯私人生活
- 保護當事人身份安全
- 遵守個資保護法規

公正性原則:
- 客觀分析不帶偏見
- 給予各方表達機會
- 避免預設立場
- 承認證據限制

責任承擔:
- 對調查結果負責
- 避免造成不當傷害
- 提供救濟機制
- 接受外部監督

透明度要求:
- 公開調查方法
- 說明證據來源
- 承認不確定性
- 允許質疑和討論

法律風險管理

避免違法行為:
- 不進行非法監聽
- 不侵入他人電腦系統
- 不偽造或篡改證據
- 不進行人身威脅

保護資訊安全:
- 加密敏感資料
- 限制存取權限
- 定期備份重要資訊
- 建立銷毀程序

應對法律挑戰:
- 諮詢法律專家意見
- 準備法律抗辯資料
- 建立證據保全程序
- 投保相關責任險

實作五:公民調查和社會參與

公民記者培訓

基礎技能培養

調查技能:
- 資訊收集和驗證方法
- 採訪技巧和溝通能力
- 寫作表達和故事敘述
- 多媒體製作和編輯

技術能力:
- 基礎的AI工具使用
- 社群媒體調查技巧
- 數位安全和隱私保護
- 開源情報收集方法

倫理意識:
- 新聞倫理和職業道德
- 隱私權和名譽權保護
- 公正客觀的報導態度
- 社會責任和影響評估

協作調查模式

群眾外包調查:
- 分散式資料收集
- 眾包驗證機制
- 協作分析平台
- 集體智慧整合

專業支援網路:
- 法律諮詢服務
- 技術支援團隊
- 安全防護指導
- 心理健康支持

品質控制機制:
- 同儕評議制度
- 專家審查程序
- 事實查核標準
- 持續改進機制

社會影響和改革推動

調查結果應用

政策影響:
- 提供政策制定參考
- 推動法規修正
- 促進制度改革
- 加強監督機制

公眾教育:
- 提升媒體識讀能力
- 培養批判思考習慣
- 促進公民參與
- 建立問責文化

社會對話:
- 促進公開討論
- 增進相互理解
- 化解社會衝突
- 建立共識基礎

工具資源和進階學習

推薦工具清單

事實查核工具:
- Google Fact Check Tools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工具
- Snopes事實查核資料庫
- PolitiFact政治事實查核

技術驗證工具:
- TinEye反向圖片搜尋
- Jeffrey's Image Metadata Viewer
- InVID影片驗證插件
- Amnesty International YouTube DataViewer

開源情報工具:
- Maltego關係圖分析
- Shodan物聯網搜尋引擎
- Wayback Machine歷史網頁
- Social Searcher社群媒體監控

數據分析工具:
- Gephi網路關係視覺化
- Tableau數據視覺化
- Python數據分析套件
- R統計分析語言

持續學習資源

專業課程:
- 調查報導技巧課程
- 數位鑑識技術訓練
- 開源情報分析課程
- AI應用倫理研習

專業組織:
- 調查記者聯盟
- 事實查核組織聯盟
- 開源情報分析師協會
- 數位權利倡議組織

學術資源:
- 新聞傳播學系課程
- 資訊安全研究所
- 法律系相關課程
- 社會學研究方法

結語:

AI事實查核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基石。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公民都有責任學會辨別真相,都有能力參與社會監督。

運用AI技術進行事實查核時,我們必須始終記住:技術是中性的,但使用技術的人不是。我們要以客觀、公正、負責任的態度使用這些工具,不是為了攻擊或報復,而是為了真相和正義。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真相的力量。雖然謊言可能跑得很快,但真相終會追上它。在這個過程中,AI技術可以是我們的得力助手,幫助我們更快、更準確地找到真相,為建設一個更加透明、公正的社會貢獻力量。


若迫不及待想要知道之後的故事發展,可以到鏡文學,故事的部分,我已經都上傳到這裡,歡迎使用打賞功能等📚,是對筆者最實質的鼓勵🥰。ps:實做的部分還是會只放在鐵人賽喔


關於我

我是 Wolke。我是一名專業程式開發者,專長是開發 AI 和程式解決方案。

我投入了不少時間在專業發展上。我是多本書的作者,其中包括《LINE聊天機器人+AI+雲端+開源+程式:輕鬆入門到完整學習》《ChatGPT來襲,未來人人都需具備的運算思維!應用詠唱工程來釋放程式生產力—程式學習/開發篇》。也有出版線上課程,我熱衷於分享我的經驗和技術,幫助其他開發者更好地利用 AI 工具。

也在許多知名大學、論壇、社團擔任講者,如果貴方有需要也歡迎與我聯繫。
2023年 講座 紀錄

最後這篇文章若有切合你的需求,敬請訂閱按讚分享

好書推薦

本系列相關內容已轉載及加強到筆者 2025 年 所出版之

全面掌握 Gemini 開發實務:輕鬆駕馭 Google AI 引擎

  1. 編寫有效的提示:了解如何撰寫清晰、準確的指令,引導 Gemini 模型生成高質量的回應,從日常應用到複雜專案都能得心應手。
  2. 微調 Gemini 模型:深入探索模型微調技巧,根據您的專案需求調整參數,實現個性化應用,讓AI成為您專屬的智慧助理。
  3. 整合 Gemini API:完整解讀 API 功能,學習如何將其融入現有系統或打造全新的應用,充分利用 Google AI 生態系統的強大資源。

購買連結🔗 Momo🛍️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天瓏

若這篇文章對您有實質幫助🙏,還望購買書籍📚,是對筆者最實質的鼓勵🥰。

💥 驚天內幕!工廠爆炸案真相竟是...

💻 AI揭發親情背叛,證據讓人心碎。

💔 為真相與自由,小潔忍痛退出選舉!

#第九章 #深度研究 #AI輔助調查 #事實查核 #政治風暴 #真相的代價 #親情背叛 #退選


上一篇
09-02:AI故事書與兒童教育
系列文
南桃AI重生記29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