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像是給汽車換機油:如果不做,引擎遲早會出大問題,系統可能因為安全漏洞而「爆炸」;但如果做得太急躁、貿然全域部署,又可能毀掉整個環境,導致服務中斷或相容性問題。因此,千萬不要一看到新的 KB 就立刻全域滾動(rollout)。相反,我們應該採用一個穩健的策略,讓更新變成可控的日常操作,而不是冒險的賭注。
當然,Patch Management 本身就是資安控制之一,ISO 或稽核都有相對的控制項。
Wiki
每月的第二個星期二是微軟的「Patch Tuesday」,主要更新發布日,通常包含安全修補、功能改進與累積更新。這就像一頓豐盛的主菜,值得優先關注。但別盲裝,先快速查看官方與社群資訊評估風險:
KEV 情資也可關注 TWCERT/CC 與各大資安電子報。
上網查看是否有「災情」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大版本更新!若是高風險漏洞(例如零日攻擊),原則上先處理,沒人想讓自家伺服器曝露在風險下。
我也是寫今天才去了解,Ring Deployment,下面提供資訊參考:What is Ring Deployment? A Guide to Phased Software Rollouts,不然我怕我說錯XDD
用環狀部署降低風險:先小圈驗證,再逐步擴散到更多系統與環境。這能把「一次全推」的災難機率降到最低。
更新不是「破釜沉舟」。我們必須確保能回頭。在每次更新前,都要準備備份與回滾劇本,這是降低風險的關鍵步驟:
理論上,關鍵伺服器都應該有備份與快照吧?
若在部署中「踩雷」(例如藍屏或服務崩潰),立即回退:停止該環的進一步推廣、暫緩到下一環,並通報影響範圍。這不僅能控制損害,也能累積經驗,避免下次重蹈覆轍。
若有說錯,歡迎留言更正,謝謝~
最後:想知道你的電腦最近的更新嗎?
# 列出最近五筆已安裝的更新
$Get-HotFix | Sort-Object InstalledOn -Descending | Select-Object -First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