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這個系列也走到尾聲了。
第一次參加鐵人賽,真的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很難。
尤其我還一次報了兩個系列,結果 DevSecOps 系列在中途就沒能繼續更新。
但其實也不完全是沒時間,而是過程中踩了不少坑,例如天真地以為「今天發兩篇,明天就能休息」,結果後天文章上面直接寫著你 已失敗...。
原以為三十天很簡單,卻在第 20 天開始就明顯感受到題材枯竭。
回顧這段時間,我大致分享了 資安工程師的日常工作,以及在這條路上需要掌握的各種知識與心態。
在撰寫的同時,其實我也等於在整理自己一路以來的學習與經驗。
這些並不是教科書上的章節,而是每天可能遇到的真實場景。
當然過程中我也希望我的字眼是順暢且有趣,能讓讀者願意一直讀下去,所以不免俗也有借助 AI 來潤色。
希望這些主題能幫助對資安領域有興趣的人,至少摸到一點皮毛。
我一直覺得,大學所學與公司實務之間,有很大的落差。
在學校,我們習慣寫程式、做專題,可能用 VM 跑個小實驗就結束。
但一進公司,就會馬上被丟進一個完整的 IT 環境:
學校教的是基礎,但公司要的是能把基礎套進真實場景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我希望,這個系列能幫助剛踏入資安領域的朋友,有個更貼近實務的參考。
資安領域瞬息萬變,每天都有新的威脅、工具、框架。
但我仍然希望這個產業能 更包容新手、願意培育人才。
畢竟,沒有人一開始就能看懂 T1566
或 CVE-2025-xxxx
,大家都是從踩坑、出錯、被問倒中慢慢成長的。
如果你現在正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那很正常。
重要的是保持好奇心,願意去翻、去試、去問。
三十天的挑戰雖然告一段落,但資安的學習永遠不會結束。
對我來說,這更像是存了一個「里程碑存檔點」。
未來我還會繼續往前走,學更多東西,踩更多坑,再把故事寫下來。
當然,明年我還是會再參加鐵人賽。
只是這次經驗也讓我發現,臨時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文章雖然真實,但缺乏系統性。
所以下一次,我會花點時間先規劃主題架構,讓整個系列更有脈絡,不只是「日更挑戰」,而是真正能幫助別人、也能沉澱自己的知識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