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要提到的是,選取與控制元件的方式,以及各個元件有各自獨特的功能語法。
<select>
、<option>
。前面提到,HTML元件呈現的方式,通常以兩兩為一組,如<div></div>
,當網頁中有多組但都同樣為div的元件,要如何正確選取到想要控制的元件,就是相當關鍵的問題,尤其在正常網頁中,元件數量常常都雙位數起跳,選取特定元件,就更顯得非常重要!
此時,元件的屬性就發揮作用了,通常呈現如後的例子,<div class=”block1”></div>
,這裡用到的是class
屬性,而命名class
的名稱為block1。另外,也可以以此方式,<div id=”block1”></div>
,這裡用到的是id
屬性,命名id
的名稱為block1。
在初學時,會覺得這兩種屬性選擇方法,功能都一樣,但其實在了解兩者的特性後,會發現兩者在實用上,各有各自的優點
id
屬性的名稱只能唯一,也就是單一組元件專屬使用,而class屬性的名稱,則可以給不同組元件共用。class
屬性,單一class屬性名稱,給不同組元件使用,一次更改所有同樣class名稱的元件。接下來,針對幾個特定元件的屬性語法,茲舉幾個常見者介紹。
<form>
、<label>
及<input>
,通常會連袂出現,用於提供表單給瀏覽者填寫
通常最外層,先以<form> </form>
包住內層所有元件,代表該表單需填寫的內容;內層則以<label></label>
及<input></input>
,兩個元件為一組進行搭配,如下:
<label for="usr">使用者名稱:</label>
<input type="text" id="usr" name="username">
for
屬性及id
屬性,名稱需相同,當點擊label元件時,因為兩者名稱相同,可以聚焦在對應名稱的input元件type
屬性,如”text”
,提供網頁使用者輸入文字,或者”password’
,輸入密碼,以及”submit"
,供送出表單內容等,相關的屬性名稱,可參考w3schoolsname
屬性,則是與使用者輸入完成後,進行填寫資料傳輸時,所給予的儲存變數名稱,與後端操作相關<label>
、<select>
及<option>
,通常會同時出現,可提供下拉式選單供使用者選取
<label for="city">選擇城市:</label>
<select id="city" name="cityname">
<option value="taipei">台北市</option>
<option value="taichung">台中市</option>
<option value="kaohsiung">高雄市</option>
</select>
for
屬性用來對應id
屬性名稱的選單元件,進行標示與說明<select>
元件,包住內層的<option>
元件,內層,則提供不同的選項name
屬性,供資料傳輸的變數名稱使用,該變數中的取值,取決於下拉式選項的選擇,使用者選擇後,並將選擇結果儲存於value
屬性,以進行數據傳輸,亦與後端操作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