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
0

與升高中或升大學有統一的考試、報名與分發機制不同,目前主流的研究所入學方式分為甄試與考試入學,另外也有與企業合作開辦的「產業碩士專班」;除了少部分聯盟學校(如清大、陽交大、政大、中央組成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的部分系所會有聯合招生以外,這三種入學方式皆為各校獨立招生,想考幾間就必須報名幾間、繳幾次費,但也是絕大多數人進入研究所的管道。而其他獨招系所、在職專班因為各校差異較大,在此不列入討論範圍。

甄試入學

就是大家常說的推甄,大約在每年 9 月公告招生簡章,是最早開始、錄取人數最多的入學方式,主要透過備審資料與面試(部分系所僅有資料審查,或另有考試)決定是否錄取,但也因此會有篩血統、看在校成績的狀況出現,多數頂大會優先選擇四中、四中選擇前段私校的學生,對於讀私校或在校成績不好的人就較為不利,比較難往上跳到頂大。並且報名人數太多,無法讓所有考生都進行面試的關係,所以多數系所會先將一位考生的備審資料分送 3 ~ 5 位教授進行評分,並取平均成為該考生的備審資料分數(各校評分方式略有不同)。

所有備審資料皆評分完畢後,將依照分數進行排序,決定可以進入面試的考生名單,多數為取招生名額 3 倍名次的考生進入面試;而許多系所也有所謂「逕予錄取」(逕取)的制度,讓備審資料評分特別高的考生,可以不用進行面試直接錄取。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2/20130512vxzIAWktcS.png
圖:成大 115 學年度碩士班甄試招生簡章,資工系可以讓最多招生名額 2/3 的考生逕取。

時程

  • 9 月:公告簡章,包含日程表、招生系所名額與規定(也稱為系所分則)、報名方式等相關規定。
  • 9 - 10 月:開放報名,此時需要到報名系統填寫報名表、繳費、上傳備審資料與推薦信等系所要求的資料。
  • 10 - 11 月:公告進入面試與逕取名單、到校參加實體面試,除非確診等特殊情況,目前已沒有遠端面試的方式。
  • 11 - 12 月:放榜,而這也是在寒假前就會看到許多大四生已經開始大玩特玩探索人生的原因。

報名資料

  • 報名表(報名系統填寫)
  • 繳費,每個考生都會獲得一個匯款帳號,只需要匯款到指定帳號即可;需注意的是,匯款帳號每位考生皆不同,是專屬於你的,甚至有些學校是一個校系就有一個繳款帳號,所以請不要跟別人要帳號或把帳號給別人,以免報名失敗。
  • 備審資料
    • 畢業證書或在學證明
    • 歷年成績單與排名,需要具有 GPA
    • 基本資料表,部分系所有自訂的基本資料表,需依照格式或到系統填寫
    • 研究計畫,或稱讀書計畫
    • 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 自傳
      • 競賽、獎狀、證照、檢定
      • 其他任何你覺得有關的東西,例如專題報告、論文、GitHub Repo、Side Project 等
    • 推薦信 2 - 3 封,雖然有些系所寫明非必繳,但個人建議是最好要

考試入學

甄試放榜之後,緊接著就是考試入學的報名,大約會在 11 月左右公布簡章,很直觀的說,就是以筆試成績定生死,與大學表現幾乎無關,也因為都考差不多的考科,只需要專注在某幾科上即可,甚至校內不同系所可以採用同一考科成績。對於非本科系、大學玩四年、讀私立大學的人來說,準備考試入學較為方便,通常到補習班認真蹲一年就能考上不錯的學校。

但這種情況在近幾年陸續轉變,因為有許多考試入學的學生,在考科外的資訊學科知識薄弱,對於目前研究主題越來越多樣化、複雜化,或是不屬於基礎學科的研究主題來說,考試入學的學生容易出現遇到瓶頸、進行不下去或符合不了期待的狀況(簡單說就是不好用)。

各校系所正陸續在考試入學中,加入「複試」環節,進行備審資料審查與面試,以便更好評估考生在其他資訊學科知識的理解度,或其他在考試中無法顯現的優缺點。相對的,推甄入學中篩血統、看在校成績的情況也會出現在考試入學中,讓推甄中較為弱勢的族群,在考試入學中除了考試成績夠高以外,還需要說服教授自己不是「只會考試的學生」,才會有較大的機會被錄取。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3/20130512ajvXCRcJGh.png
圖:成大 114 學年度碩士班招生簡章,可以看到電通所甲組的審查與筆試成績各佔 50%。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3/201305123IW2RS2XwO.png
圖:台大 114 學年度碩士班招生簡章,電機系計算機組(資工組)只採計備審與面試分數,不進行筆試。

時程

  • 10 - 11 月:公告簡章,包含日程表、招生系所名額與規定(也稱為系所分則)、報名方式等相關規定。
  • 11 - 12 月:開放報名,此時需要到報名系統填寫報名表、繳費。
  • 1 - 2 月:考試,到各校實體參加筆試;部分學校如成大、中山、台大會設立北部與南部考場,讓考生就近考試。
  • 3 - 4 月:如果沒有複試,多數系所會在 3 月放榜;有複試的話,則會在此時舉行複試,之後再進行放榜,所以考試入學通常會有分梯次放榜的情況出現。

考科

其實就是資工系的必修課大全套:

  • 計算機結構(或計算機組織)
  • 程式設計
  • 資料結構
  • 演算法
  • 作業系統
  • 微積分
  • 工程數學
  • 線性代數
  • 離散數學

雖然洋洋灑灑看起來很多,不過在招生簡章上通常會被整合,以「計算機概論」「計算機數學」、「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等名稱出現,需要仔細閱讀簡章確認考試內容。

產業碩士專班

產業碩士專班依照教育部的介紹是:

教育部為促進學用合一,培育產業發展所需之高階人才,根據產業需求,由企業與學校合作提出開課計畫申請,經教育部審查通過後辦理產業碩士專班,增補企業所需之碩士級人才。

簡單說就是和民間企業簽約,把政府補助的學費(對沒錯,大學學費這麼便宜都是靠政府補助的)改為由企業出資,讓學生能繼續用跟一般生的學費讀碩士班,部分企業甚至會提供獎學金,而學分與課程等修業規定也都比照一般生。但缺點是學生也需要和企業簽約,包含研究主題需要符合企業要求、不能任意休退學、畢業後需要綁約到合作企業工作等義務,如果違反合約則需要賠償款項。

另外因為獨立於推甄與考試入學,導致入學門檻較低的關係,部分學校會在畢業證書寫明「產業碩士專班」,也會讓有些人比較不喜歡。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3/20130512RPrlF1FnOS.png
圖:陽交大 114 學年度碩士班招生簡章,智慧計算與科技研究所智慧物聯網產業碩士專班分則

考科

多數會以一個考科 + 備審與面試的方式辦理,考科則依照各專班都不太一樣;也因為學生需要和企業簽約,所以備審與面試也會有企業代表參與進行評分,需要同時讓教授與企業代表認可才會錄取。
詳細開班資訊與考科可參考:教育部產業碩士專班計畫網站

時程

通常為最後一個招生項目,讓推甄與考試都失利的學生還有報考的機會,所以簡章可能會到 3、4 月才公告,5 - 6 月才進行報名、考試與放榜,而且各校時間落差較大,需要自行一一確認簡章。


上一篇
[Day 1] 系列介紹
下一篇
[Day 3] 只能讀正所嗎?
系列文
深入淺出資訊研究所生存守則3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