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5
0

大學時期可能比較少遇到,但升研究所之後除了會經常性與老師討論事情之外,也會與學校單位、計畫單位、公私立機構等等單位聯絡的機會,而這些公務上的溝通聯絡,幾乎都還是以 Email 聯絡為主,不外乎有以下特點:

  • 不需要一直加好友,洩漏私人生活
  • 同一封信能直接寄給多人,還可以使用密件副本功能給別人偷看
  • 同一件事可以透過主旨、標籤整理,同一封信件可以顯示成討論串形式,方便閱讀、搜尋前文
  • 具有官方域名的 Email 帳號,確認為單位人員

隨著 LINE、Instgram 等等即時通訊與社交軟體的普及,使用即時通訊進行溝通的頻率比寫 Email 高出許多,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社會經驗幾乎來自於學校與同學溝通,甚少有與外部單位、公司、公務員溝通的經驗,以至於對 Email 的信件禮儀較為不熟悉,出現 Email 內文看起來像是傳訊息的現象。

一份正式的 Email 應該要有:

  • 收件人:主要負責這件事情、與你聯絡的人;視情況可使用副本、密件副本功能
    • 副本(Carbon Copy, CC):使用於讓與收件人相關的人士知道這封信,但不用做出其他回應;例如跨單位溝通時,就應該將收件人的直屬主管列入副本。
    • 密件副本(Blind Carbon Copy, BCC):通常使用在大量發信給多人時,若收信者彼此不屬於同單位、也互不認識,就應該將收件者放在密件副本,避免洩漏個資的情況發生。(沒錯,Email 地址是個資)
  • 主旨:此封信要討論的主要內容,應該讓人一目了然。
    • 甚至可以在最前方加上標籤,讓收件人知道是哪個單位或與哪件事相關的信
    • 例如:[XX 大學] 產學合作計畫討論、[口試邀請] XX 大學資工所 XXX 老師實驗室
  • 內文:詳細敘述要讓收件者知道的事情內容,格式可以參照國高中所學的書信格式,但可以不用太過正式;通常信件內文會包含:
    • 稱謂與問候:稱呼對方,如「老師好」、「Chris 您好」等等。
    • 自我介紹:如果是首次寄信給陌生人時,請務必簡短介紹自己,如姓名、單位,以及為甚麼寫這封信。
    • 敘述內容:如果有多項訊息需要告知時,可以適時用列點表示。
    • 後續發展:讓收件人知道,後續他應該做什麼,以及你會做什麼。
    • 感謝詞:感謝對方的閱讀與協助。
    • 問候語:中英文皆可,如「祝 順心」、「Best regards, 」等等。
    • 簽名檔:寫上你的姓名與聯絡資訊,至少要有 Email。

範例:

寄件人:清大資工系 XX 研究生 (xx@gapp.nthu.edu.tw)
收件人:台大資工系 A 教授 (a@csie.ntu.edu.tw)、陽交大資工系 B 教授 (b@cs.nycu.edu.tw)、台科大資管系 C 教授 (c@mail.ntust.edu.tw)
副本:清大資工系 指導教授 D (d@dcs.nthu.edu.tw)、清大資工系 YY 研究生 (yy@gapp.nthu.edu.tw)
主旨:[論文初稿與口試通知] 清華大學資工系 D 老師實驗室
內文:

各位口試委員您好:

我是清華大學資工系 D 老師「軟體工程實驗室」的碩士班指導學生 XX,附件為本次口試兩位學生 XX、YY 的論文初稿電子檔與比對報告,再麻煩教授查收。

另外本次的口試時間與地點如下;

  • 時間:2025/06/30 (一) 14:00 - 17:00
  • 地點:清華大學資工系館 3 樓 325 會議室

您可於抵達學校時,與我聯繫(手機:0912-345678),由學生引導您至口試地點。
再次感謝您撥冗替學生口試,若有任何需要學生事前準備或協助之處,再麻煩您隨時告知我。

感謝您~

Best regards,

--
學生 XX
xx@gapp.nthu.edu.tw
0912-345678


上一篇
[Day 14] 文件處理必備守則
下一篇
[Day 16] 怎麼選要報的 Paper
系列文
深入淺出資訊研究所生存守則17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