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標記語言」,它是構建網頁的基礎,定義了網頁的結構,主要是在告訴瀏覽器這段文字是什麼東西,像是標題、段落、圖片、連結。就像一本書的目錄與內容結構,方便人和電腦理解。
就像開 RPG 一樣,先創建角色,如果沒有骨架,那畫什麼都是黏土怪,所以我們從 HTML 的骨架開始。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Hant"> <!-- 網頁語言設定:繁體中文 -->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HTML 頁面</title> <!--主標題 -->
</head>
<body>
<h1>嗨,我是XXX!</h1>
<p>123456789</p>
<img src="me.jpg" alt="大頭照">
<a href="https://example.com">連結</a>
</body>
</html>
<!DOCTYPE html>
告訴瀏覽器我們用的是 HTML5文件<html lang="zh-Hant">
設定語言為繁體中文,讓搜尋引擎和螢幕閱讀器知道你的網頁語言,對 SEO 與無障礙很重要。<meta charset="UTF-8">
防止亂碼的救星,UTF-8 幾乎是全球通用編碼<meta name="viewport"...>
響應式設計(RWD)的基礎,讓手機版不會被放大縮小到奇怪比例<title>
瀏覽器分頁的標題。<body>
網頁主要內容都放這裡<h1> ~ <p> ~ <a>
這些是 HTML 的基本積木,用語意(semantic)來定義內容的角色
第一次碰 HTML,我才發現原來網頁不是一開始就有漂亮的按鈕和動畫。
就像畫畫,也是先想好想要畫出什麼,才從骨架開始慢慢變成有血有肉的角色。
我在寫這份骨架的時候,其實一度覺得「這麼簡單,有什麼好學的?」但當我越深入了解,就發現其實有很多不同方法能做出相同介面......,但如果基礎做不好,後面再漂亮的 CSS 都救不了你。
今天算是簡單先和 HTML 打個招呼,明天才會再進一步聊聊更多結構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