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決定參加 iThome 鐵人賽,主題是「從商業智慧(BI)到資料工程(DE)」。這不只是挑戰連續三十天寫作的毅力,更是我對自己職涯的一次整理與探索。
我並非資訊或工程本科出身,而是一路從行銷、CRM 數據分析做起,累積了六年以上 BI 經驗,也帶過團隊、參與過不同產業的專案。BI 的核心價值在於將數據轉化為洞見,協助企業決策,但在專案過程中,我愈來愈發現:快速、穩定且正確地取得乾淨的資料,往往比最後的報表更具決定性。這也是我開始對資料工程產生濃厚興趣的原因。
資料工程不只是「後端技術」,它包含資料倉儲的建置、ETL/ELT 流程、資料治理與效能調校等,這些其實正是我在過去專案中最渴望深入掌握的部分。同時,隨著 AI 的發展,探索分析與策略思考的流程將變得更簡單,真正重要的將是「能否打造 AI-ready 的數據」。完整、多元且乾淨的資料,才是 AI 模型與自動化決策的基石。
因此,對我而言,從 BI 轉向 DE,不只是職涯的自然延伸,更是順應時代趨勢的選擇。接下來三十天,我將記錄自己在 DE 學習過程中的筆記、心得與實戰經驗,期待與大家交流,也希望能為有相同轉型想法的人帶來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