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第二週的最後一天!在過去的日子裡,我們學會了生成點子、短文案、標題、長文,甚至學會了「一魚多吃」。
但你可能會發現,這些都還是「點」狀的創作。如果我們能有一個「面」狀的宏觀視角,提前規劃好未來一個月、甚至一季的題材,那該有多好?
今天,我們就要來打造這個終極武器——「內容矩陣生成器」。
▋什麼是「內容矩陣」?
在我的行銷知識體系中,「內容矩陣 (Content Matrix)」是一個系統化的內容發想框架。它不再是隨機地想點子,而是從多個維度進行交叉組合,確保內容的廣度與深度。
一個基礎的內容矩陣,至少包含以下三個維度:
內部供給端 (你的產品/服務):你能提供什麼價值?你的專業知識是什麼?
內部需求端 (你的現有客戶):你的鐵粉最常問什麼問題?他們使用你的產品時遇到了什麼困難?
外部供需端 (市場與潛在客戶):最近有什麼熱門時事?你的潛在客戶正在煩惱什麼?節假日快到了,有什麼可以結合的題材?
當你將這三個維度交叉組合,就能碰撞出源源不絕、且極具市場價值的內容題材。
▋實戰開始:設計你的「內容矩陣」生成器
傳統上,製作內容矩陣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手動的腦力激盪。但今天,我們要讓 AI 在幾分鐘內幫我們完成。
打開 Vertex AI 的 Generative AI Studio。
第一步:建立一個全新的「內容策略」對話
點擊左上角的「+ 新的對話 (+ New Chat)」,並載入我們 Day 07 建立的「[終極模板] 品牌系統指示」。
第二步:設計一個包含「多維度變數」的指令
這次,我們要設計一個更複雜的、包含多個「變數 (Variable)」的指令,讓 AI 能根據我們提供的不同維度,進行交叉分析。
【在「主提示框」中輸入以下模板】
『你是一位頂尖的內容策略總監,專精於使用「內容矩陣」框架,為品牌規劃長期且多元的內容題材。
現在,請你根據我提供的以下「三大維度」的資訊,為我的品牌 [你的品牌主題],生成一份「為期一個月」的內容矩陣題材庫。
【三大維度資訊】
內部供給 (我的專業/產品):{{我的專業領域}}
內部需求 (我的粉絲痛點):{{粉絲常見問題}}
外部供需 (市場趨勢/節日):{{近期市場趨勢或節日}}
【生成任務】
請將以上三大維度進行交叉組合,腦力激盪出 20 個具體的內容題材。
輸出格式要求:
請以「Markdown 表格」的形式呈現,包含以下欄位:
第三步:用「測試提示」模式,輸入你的矩陣變數
這個模板非常適合使用「測試提示 (Test Prompt)」功能。
點擊介面右上角的「測試」按鈕。
在下方的「測試資料 (Test data)」表格中,你會看到我們剛剛設定的三個變數欄位:{{我的專業領域}}、{{粉絲常見問題}}、{{近期市場趨勢或節日}}。
現在,開始填寫你的資料:
{{我的專業領域}}:Vertex AI 平台操作、Prompt Engineering、AI 內容自動化
{{粉絲常見問題}}:AI 會不會取代我?、如何寫出好的 Prompt?、Vertex AI 跟 ChatGPT 哪個好用?
{{近期市場趨-勢或節日}}:iThome 鐵人賽開打、中秋節、AI 倫理議題發酵
點擊「提交 (Submit)」。
第四步:收穫你的一個月題材庫
AI 會立刻根據你提供的三個維度,進行交叉組合,並生成一份結構清晰、內容豐富的題材庫表格。
你可能會看到這樣的結果:
編號 核心主題 內容切角 對應支柱 目標受眾
1 AI 與中秋節 實測!我讓 AI 寫一首關於中秋節的詩,結果... 娛樂 O/A
2 Prompt 優化 你問 AI 的方式錯了!3 個讓 AI 回答品質翻倍的提問技巧 教學 T
3 AI 倫理議題 AI 繪圖的版權歸誰?一篇文帶你搞懂最新的法律爭議 科普 A/T
...
這份由 AI 生成的內容矩陣,不僅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更提前幫你規劃好了每個主題的「切角」、「內容類型」和「目標受眾」,讓你的內容策略清晰無比。
儲存模板:最後,務必點擊右上角的「儲存 (Save)」,將這個提示命名為:「[工具] 內容矩陣生成器」。
今天,我們學會了如何將專業的行銷框架,轉化為一個可執行的 AI 指令,打造了一個能一勞永逸解決題材焦慮的強大工具。
從明天開始,我們將進入第三週的「多媒體與程式碼初探」,學習如何讓 AI 幫我們處理文字以外的任務,例如生成圖片和影片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