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 HTML 的語義化標籤後,我們已經為網頁打好了「骨架」。但是光有骨架,看起來就像是一棟沒有裝潢的空屋,雖然能住人,但沒有任何美感或舒適度。CSS 是專為定義網頁版面設計(layout)而發明,透過 CSS,我們能指定文件中各項 HTML 元件的視覺樣式。CSS 全名是 Cascading Style Sheets,階層樣式表。階層式(cascading)指的是,我們可在同一個元件上套用不同樣式,而樣式與樣式間則存在相對的階層關係, CSS就像是幫房子加上油漆、裝潢和家具,讓網站從單純的結構,變成真正能吸引人使用、願意停留的作品,是創建網站不可或缺的工具。
HTML 的任務是描述「這是什麼」:標題、段落、表格、表單;而 CSS 則負責描述「它看起來如何」:顏色、大小、字體、間距、排版。將外觀美化成獨特的樣子,吸引更多使用者使用或停留,這就是 CSS 存在的價值。
CSS 的語法很直觀,通常由「選擇器」和「屬性」組成:
選擇器 {
屬性: 值;
}
比如:
h1 {
color: blue;
font-size: 24px;
}
這代表所有的 標題都會變成藍色、字體大小 24px。
常見的選擇器有:
1.行內樣式(直接在元素裡加 style):
內嵌於 style 屬性<p style=”color: red; font-size: 10pt;”>一段文字</p>
這種宣告方式只會影響到這一個標籤,而不是所有的 。這是一個很簡便的作法,但 CSS 宣告混合在 HTML 結構中,無法進行管理。
2.內部樣式表(在style區塊寫 CSS):
適合小型專案或練習。
3.外部樣式表:
link是一種「後設元素」(meta element)只能放在標頭裡,他可以載入外部檔案。所以瀏覽器讀取到這一行時,就會自動載入 CSS 文件的全部內容。
這是最專業的方式,方便維護與多人協作。
要小心 CSS 的註解方式跟 HTML 不一樣,CSS 的註解是用 /* 與 */ 來包圍:
學習心得
剛接觸 CSS 時,我常常不知道要怎麼讓欄位對齊,文字和輸入框看起來亂七八糟,按鈕也很小或背景單調。第一次看到加上 CSS 的表單瞬間變得整齊、美觀,我真的超有成就感!這讓我發現,CSS 不只是寫程式,它可以讓網頁變成「可以欣賞的作品」
CSS 的好處就是:學一點點,就能看到很大的差別。當我第一次讓表單看起來漂亮時,那種成就感讓我更想繼續學下去。
重點總結
學 CSS 之後,我才真正感受到「程式碼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它能變成一個漂亮的作品」。這讓我對未來的 Modern Web 學習更有動力,也期待接下來深入學習排版(像 Flexbox、Grid)和互動效果(像動畫、hover 效果),一步步把網頁做得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