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4
0
自我挑戰組

順著感覺走!從零開始的 Python & Vibe Coding 遊戲創作系列 第 14

第十四天: 《奇幻卡牌競技場》的策略核心:卡牌構成與精妙回合流程

  • 分享至 

  • xImage
  •  

各位程式碼冒險家,歡迎來到我的「順著感覺走!從零開始的 Python & Vibe Coding 遊戲創作」第十四天!今天,我們將深入剖析《奇幻卡牌競技場》的兩大核心支柱:卡牌構成回合流程。這兩部分不僅是遊戲策略深度和玩家體驗的基石,更是後續程式碼邏輯實現的具體藍圖。

一、卡牌構成:平衡性與策略深度的基礎

一個卡牌遊戲的靈魂在於其卡牌設計。《奇幻卡牌競技場》的牌組經過精心設計,旨在確保遊戲的平衡性與策略多樣性

  • 牌組規模與職業設計:
    • 遊戲總共包含 54 張卡牌
    • 這些卡牌被劃分為 9 種不同的職業類型,每種職業各有 6 張。這樣的設計讓每個職業都有足夠的出現機會,同時也維持了遊戲的不可預測性。
    • 這 9 種職業包括:劍士 (SWORDSMAN)、弓箭手 (ARCHER)、盜賊 (THIEF)、魔法師 (MAGE)、元素使 (ELEMENTALIST)、吟遊詩人 (BARD)、商人 (MERCHANT)、祭司 (PRIEST) 和煉金術師 (ALCHEMIST)。

二、遊戲準備階段:奠定戰局基礎

在進入核心的回合流程前,遊戲會進行一系列的初始設定,為整場戰鬥奠定基礎。

  • 玩家初始狀態: 每位玩家起始擁有 100 點生命值
  • 初始手牌: 從主牌組中,每位玩家會抽取 10 張手牌
  • 桌面牌堆: 遊戲的核心共享區域——「桌面牌堆」,會公開放置 8 張卡牌,這是所有玩家共享的關鍵資源。
  • 遊戲總回合數: 遊戲設有 15 回合 的上限,以避免戰局陷入僵持。

三、回合流程詳解:玩家行動的兩大選擇

遊戲由玩家先手,之後雙方輪流進行回合。每回合玩家最多可以進行 5 次行動。在回合開始時,系統會自動檢查並補充卡牌:若玩家手牌少於 5 張,會補充 2 張;若桌面牌堆少於 5 張,也會補充至最低數量 5 張。

在玩家的回合中,主要有兩種行動選擇:

1. 配對卡牌 (Matching Cards):

這是遊戲最核心的玩法,也是觸發各種效果的主要方式。

  • 操作方式: 玩家需從手牌中選擇一張,並與桌面牌堆中一張相同類型的卡牌進行配對。
  • 成功效果:
    • 觸發技能: 立即觸發該卡牌的技能效果。例如,劍士造成 15 點傷害,吟遊詩人恢復 5 點生命並獲得 5 點護盾。
    • 移除卡牌: 兩張配對成功的卡牌會被移除,並放入玩家的棄牌堆
    • 消耗行動: 每次配對會消耗一次行動機會(已行動次數 action_count 會增加)。
    • 翻開新牌: 系統會立即從牌組中翻開一張新牌到桌面。
  • 自動配對(連擊機制): 如果新翻開的牌與桌面上現有的牌類型相同,遊戲會自動觸發**「自動配對」**機制,再次發動技能效果,形成意想不到的連擊。某些卡牌(如盜賊、商人)的效果會提供「額外行動次數」,這會減少已消耗的行動次數,讓玩家能執行更多連擊。

2. 打出卡牌 (Playing Cards to Table):

這是一種策略性的選擇,通常在無法配對或希望改變桌面局勢時使用。

  • 操作方式: 玩家可以選擇將一張手牌打出到桌面牌堆。
  • 限制條件:
    • 時機限制: 此動作只能在回合開始時執行。如果本回合已進行過任何配對,就不能再打出卡牌。
    • 類型限制: 不能打出與桌面牌堆中有可配對類型的牌。
  • 直接結束回合: 一旦選擇打出卡牌,將會立即結束當前回合,即使還有剩餘的行動次數。

總結

當玩家的行動次數用盡(達到 5 次),或者選擇打出卡牌主動結束回合時,就輪到敵方行動。深入理解卡牌的構成與回合中每一個行動的細節,是制定有效策略、並在《奇幻卡牌競技場》多變的戰局中取得勝利的關鍵。


上一篇
第十三天: 掌握勝利之路:《奇幻卡牌競技場》的核心遊戲目標與勝負判斷
下一篇
第十五天: 程式碼中的卡牌靈魂:Card 類別與 SkillEffect 定義
系列文
順著感覺走!從零開始的 Python & Vibe Coding 遊戲創作2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