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安裝了 Ollama,並用內建的 llama2 測試了基本功能。
今天要挑戰的是 Google 開源的 Gemma 3 4B 模型。
Google 在 2024 年推出了 Gemma 系列,特色是:
對於我們這個挑戰來說,Gemma 3 4B 是一個理想的「中型模型」,既能在本地運行,也能提供不錯的對話體驗。
Ollama 支援直接下載 Gemma 模型,只需要:
ollama pull gemma3:4b
這會自動從官方下載權重檔,可能需要幾分鐘(取決於網速,大約 2-3GB)。
👉 注意:如果 VRAM < 8GB,可能需要用 CPU 模式或量化版本,否則會出現記憶體不足錯誤。
ollama run gemma3:4b
成功啟動後,會看到互動式介面:
>>> 你好!請介紹一下你自己。
Gemma 回答:
你好!我是由 Google 訓練的大型語言模型。
簡單來說,我是一個人工智能,可以:
* **回答你的問題:** 只要你問我任何問題,我會盡我所能提供準確、有用的答案
。
* **生成文本:** 我可以寫詩、程式碼、劇本、音樂作品、電子郵件、信件等等。
* **翻譯語言:** 我可以將文本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
* **總結文本:** 我可以將長篇文本縮短成簡潔的摘要。
* **進行創意創作:** 我可以和你一起發明故事、想法和解決方案。
**重要的是要記住,我仍然在不斷學習和發展。** 我的知識截至到 2023 年 12 月,
並且我的理解能力仍然有限。
**現在,你想用什麼樣的方式來了解我呢?** 你可以:
* 問我一個問題。
* 要求我寫一些東西。
* 跟我聊聊你感興趣的話題。
我很期待與你互動!
我們可以測試幾個不同的場景:
>>> 請用繁體中文解釋gemma3:4b的架構
Gemma 回答(節錄):
好的,讓我來為你解釋 Gemma 3:4B 的架構。由於 Gemma 的資訊比較新穎,且
Google 官方的詳細技術文件相對有限,以下是我根據現有資訊和推測所做的解釋:
**Gemma 3:4B 的架構總體來說,是一個基於 Transformer 的大型語言模型 (LLM)。
** 就像許多現代 LLM 一樣,它也是基於自注意力機制(Self-Attention)來理解和生
成文本。
**以下是更詳細的分解:**
1. **Transformer 架構:** Gemma 3:4B 採用了標準的 Transformer 架構,主要包
含以下幾個關鍵組件:
* **Encoder (編碼器):** 處理輸入的文本,將其轉換成向量表示。雖然
Gemma 的詳細 Encoder 結構未公開,但很可能也採用了多層 Transformer 堆疊。
* **Decoder (解碼器):** 根據 Encoder 的輸出,產生目標文本。同樣,也採
用多層堆疊的 Transformer 堆疊。
* **自注意力機制 (Self-Attention):** 這才是核心!它允許模型在生成每個
詞語時,考慮到輸入序列中其他所有詞語的關係,從而更好地理解上下文和語義。
2. **4B 代表 40 億參數 (4 Billion Parameters):** “3:4B” 的數字,指的是模型
所擁有的參數數量。 40 億參數表示模型擁有大量的可學習參數,能夠學習更複雜的模
式和關係。參數越多,模型通常在性能上會更好,但也需要更多的計算資源進行訓練和
推理。
3. **訓練方法:** Gemma 的訓練方式也值得關注:
* **預訓練 (Pre-training):** Gemma 首先在一個非常大的文本數據集上進行
預訓練,學習通用的語言知識和模式。
* **超視域微調 (SFT - Supervised Fine-Tuning):** 在預訓練後,模型會針
對特定任務(例如,回答問題、生成文本等)進行微調。
4. **優化技術:** Google 為了提高 Gemma 的效率,可能使用了各種優化技術,例
如:
* **量化 (Quantization):** 將模型參數的精度降低,從而降低模型的體積和
計算成本。
* **剪枝 (Pruning):** 移除模型中不重要的連接,從而減少模型的複雜度和
計算量。
**與其他模型相比:**
* Gemma 的重點在於,它是一個相對較小的模型,但仍然具有很高的性能。 相比之
下,像是 GPT-3/4 等大型模型則參數數量更大,但也需要更多的計算資源。
* Gemma 的設計目標是提供一個易於使用、可獲得的語言模型,並方便在各種設備上
運行。
**重要提示:**
* 由於 Google 官方釋出的 Gemma 的技術細節不多,因此上述解釋可能存在一些不
確定性。
**總結:** Gemma 3:4B 是一個基於 Transformer 的語言模型,擁有 40 億參數,並
採用了預訓練和微調等技術。 它的目標是提供一個高性能、易於使用的模型。
希望這個解釋對你有幫助! 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出。
>>> 請用 Python 寫一個 python多執行序的code
Gemma 輸出:
```python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 要執行的一個函數,可以被多個執行緒共享
def worker(thread_id):
"""
模擬一個耗時的操作,並打印執行緒 ID。
"""
print(f"執行緒 {thread_id}: 開始執行...")
time.sleep(2) # 模擬耗時操作
print(f"執行緒 {thread_id}: 執行完成!")
# 主函數
if __name__ == "__main__":
threads = []
for i in range(5): # 创建5个线程
thread = threading.Thread(target=worker, args=(i,)) # 创建线程并启动
threads.append(thread)
thread.start()
# 等待所有线程完成
for thread in threads:
thread.join()
print("所有线程已完成")
程式碼解釋:
import threading
: 導入 threading
模組,它提供了多執行緒的功能。
import time
: 導入time
模組,用於模擬執行時間。
worker(thread_id)
: 這是我們每個執行緒要執行的函數。
thread_id
: 參數,用于区分不同的线程,便于调试和跟踪。time.sleep(2)
: 模擬一个 2 秒的延时操作。print(...)
: 打印消息,指示线程正在执行。if __name__ == "__main__":
: 這個區塊只在程式作為主程式運行時才會
執行。
threads = []
: 創建一個空列表 threads
,用於保存所有創建的執行緒
對象。
for i in range(5):
: 循環五次,創建五個執行緒。
thread = threading.Thread(target=worker, args=(i,))
: 創建一個threading.Thread
對象。
target=worker
: 指定了這個執行緒要執行的函數是 worker
。args=(i,)
: 将 i
作为 worker
函数的参数传递给该线程。 注意(i,)
是创建一个元组,即使只有一个元素。threads.append(thread)
: 將創建的執行緒添加到 threads
列表中。
thread.start()
: 開始執行該執行緒。 這會將執行緒的控制權轉移給該
執行緒,該執行緒就可以開始執行其 worker
函数。
for thread in threads: thread.join()
: 循环遍历线程列表,并使用thread.join()
阻塞主线程,直到所有子线程执行完毕。 join()
方法会等待线程
完成其任务后再继续执行。
如何运行:
.py
文件 (例如 multithreading_example.py
)。python multithreading_example.py
运行结果 (可能会略有不同,因为线程执行是并发的):
執行緒 0: 開始執行...
執行緒 1: 開始執行...
執行緒 2: 開始執行...
執行緒 3: 開始執行...
執行緒 4: 開始執行...
執行緒 1: 執行完成!
執行緒 3: 執行完成!
執行緒 0: 執行完成!
執行緒 2: 執行完成!
執行緒 4: 執行完成!
所有线程已完成
关键点: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在 Python 中使用多线程的基本概念。 了解线程安全问题是多线
程编程的关键。
---
### Step 4:效能觀察
用 `nvidia-smi` 檢查:
```bash
nvidia-smi -l
今天我們完成了:
這代表我們現在已經能 真正跑一個小型 LLM,而且完全不依賴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