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事項:
了解常用的碩博士論文網、Google Scholar、台灣開放取用平台(TOAJ)、WOS、萬方……等論文取用平台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按讚或留言,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這裡碎碎念(?),我會很感謝的❤️
本系列前情提要在:Day1 讓AI帶你走過痛並快樂著的論文生涯
可能剛點進來這篇就有人會問了:奇怪?我來這邊是要學怎麼用 AI 幫我找論文的,要這些平台幹嘛?
嘿對,說到重點了,「找論文」。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些諸如 ResearchRabbit、Elicit 的平台都可以用一些比較特別的方式搜尋論文,比如關係網連結或表格之類,聲稱的論文數量也極多,時不時都幾義篇。
但是!這幾億篇不一定包含你要的論文
,因為他雖然資料庫有很多,但總有沒被包含到的。
這時候如果當你們老師給你主題下去找,然後你用 AI 找不到,怎麼跟老師說?難道要說「老師,AI 說找不到耶怎麼辦」嗎?
老師可能會叫你把那個停止指導的手續拿過來辦一辦(X)
除了資料庫可能沒有你要的文章之外,其實這些 AI 平台還有一些問題,比如文獻資料都比較傾向自然與科學方面。
比如之後要講的 ResearchRabbit、Elicit,這兩者底層其實都算是依賴在語意學者資料庫(Semantic Scholar)中,這時候問題也就來了。
不管 AI 效能有多好,關鍵字下得有多準確,文獻找不到就是找不到啊!人家資料庫裡本來就沒有,不管怎麼找都一定是查無此人。
所以特別是人文領域的學生們,我們認命一點吧,除了 AI 要學之外,也多看看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挖,說不定不經意間就會挖到寶了呢!
⚠️ 要注意的是
找的到的文章不一定有開放下載
,基本上有些要從你們各自的圖書館帳號登入
進去才可以下載,至於圖書館有沒有買這些資料庫,每間學校就都不一樣了。
那接下來就來說說有那些論文平台吧。
首先會先列一個表格講一下目前比較大宗的資料庫們,從全領域 → 自然科學 → 人文科學 → 偏地域性質,然後挑幾個比較重要或比較有趣的講講:
名稱 | 側重領域 | 側重國家 / 地區 | 特點 |
---|---|---|---|
Google Scholar | 全領域 | 全球 | 收錄範圍最廣、包含各大資料庫資料、有時會列出開放&可下載的連結 |
Semantic Scholar | 電腦科學、醫學、生命科學 | 全球 | ResearchRabbit/Elicit 底層資料來源 |
Web of Science (WOS) | 自然科學、醫學、工程 | 全球 | 收錄範圍廣泛,重品質與引用數量 |
ArXiv | 物理、數學統計、電腦科學、工程 | 全球 | 最知名的 預印本(preprint) 平台,免費開放,常用於快速發布研究成果 |
PubMed / Medline | 醫學、生命科學 | 全球 | 最權威的醫學資料庫,偏生醫/臨床 |
PsycINFO | 心理學、行為科學 | 美國 | 美國心理學會 APA 維護 |
JSTOR | 人文、社會科學、藝術 | 美國(含歐美期刊) | 學術期刊全文存檔,適合人文社科歷史性研究 |
Project MUSE | 人文、社會科學 | 美國 | 收錄大學出版社與人文社科期刊,偏深度書籍與期刊 |
TOAJ(臺灣開放取用期刊) | 全領域(人文社科偏多) | 台灣 | 臺灣開放期刊平台,免費全文取用 |
國家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 全領域 | 台灣 | 免費,但部分可能延後公開或需要去國家圖書館指本閱讀 |
CNKI(中國知網) | 全領域 | 中國 | 中國核心文獻資料庫 |
萬方數據 | 全領域 | 中國 | 與 CNKI 類似,但在醫學、專利等等上有其特色 |
下面的平台這邊都會附相關的網址,但像 WOS、CNKI、萬芳數據如果想要下載裡面的資料,可能要從各位的圖書館登入帳號進去才可以
網址:https://scholar.google.com/
如果你想要快速找到論文,Google Scholar 是最入門
的工具,他收錄的範圍最廣,幾乎各種領域的文獻都找得到,還常常會顯示可以下載的免費版本。
但也不是全部都收集齊全了,可能你需要的某個文章剛好 Google Scholar 沒有收這個資料庫,如果真的很想看,就要去當期刊的網站找。
這就是我們前一天在 Day2 老師說要找「好文獻」……所以好文獻是什麼?SCI 又是什麼? 所講的,列出了 SCI(自然科學)、SSCI(社會科學)、**A&HCI(人文藝術)**等等不同領域引文索引的資料庫。
在這邊你可以找到許多品質好的期刊,但缺點就是大部分的功能使用個人帳號會需要付費,要使用的話從學校圖書館那邊做登入會比較方便。
網址:https://arxiv.org/
如果你是數學、物理、電腦科學、AI 等等領域的研究者,ArXiv 是必訪的網站。
這是一個預印本(preprint)平台
,很多相關領域的學者會將論文送至期刊審稿或正式發表前,先把寫好的版本上傳到 ArXiv。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要是這個領域更新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有時候可能某個議題好幾個研究室都有突破的潛質,但誰是第一個對未來的學術名聲很重要啊,如果送去期刊審查,至少也要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每個周期一本期刊能登的文章就那幾篇,誰知道終於出版的時候是猴年馬月?!
到時候要爭誰是第一個的時候還得看看期刊出版商的面子,你說你早就給他了,萬一他不認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預印本平台就誕生了。當有最新突破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跟世人說,對!就是我們!我們最先上傳的!
這也算是自然科學領域比較特殊的情況了,像是最近的 AI 議題,幾個禮拜甚至沒幾天就有新的文章出現,如果在人文社會領域就比較少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而這樣快節奏的情況也讓這領域的研究生挺辛苦的,至少我知道的,管理學領域教授要求的文獻可以是近一到三年,但資訊類的則最好是在一年以內,最好可以近三個月……這寫個論文還每天有大佬在後面丟新的東西追著你跑。
網址:https://toaj.stpi.niar.org.tw/index
算是近年來官方推出的新平台,裡面集結了許多台灣學界的期刊,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相關的 TSSCI
,在這裏也找得到,而且可以免費下載。
CNKI 網址:https://cnki.sris.com.tw/kns55/default.aspx
萬方數據網址:https://www.wanfangdata.com.cn/
如果是做中文相關的研究
,尤其是歷史
, CNKI、萬方幾乎是你必去的平台。
因為許多這方面的研究在國際得期刊上太少見,既沒有 PubMed 中滿滿的醫學相關期刊,也沒有 ArXiv 中即時更新的自然科學,甚至連管理領域的 SSCI 期刊都比這多出了好多……
而除了台灣,會做這些中文相關研究的當然就是大陸了。當然,這兩個平台不只有人社領域,也包含各大領域的期刊、會議、碩博士論文
等。
CNKI 是主要中國文獻的資料庫,前些時間官方還為了不要數據外流把站關掉審查後重開(?);而萬芳則是在文獻之外,對於專利等等數據資料有額外的優勢,這兩個都是要學校圖書館的帳號,因為個人帳號限制會比較多。
有時閒著的時候我會邊吃飯邊翻翻,會看到一些「咦?原來大陸也能做這種研究不被禁啊」的小驚喜 XD
網址:https://ndltd.ncl.edu.tw/
台灣所有的碩博士論文都需要繳交到國家圖書館,所以有最齊全的資料。
雖然說大部分的教授都會跟你說少引用碩博士論文網的文獻,畢竟在報告的時候別人說「某某學者闡述」,然後你說「某某大學的王同學表示」……這樣 low 掉了好嗎?!
也不是說沒有論文寫的很好的人,但這樣的論文通常都會丟到期刊上做發表,你真的想用的話也可以引用他的期刊文章。
但碩博士論文還是有一點作用的,做相同議題的時候可以參考看看類似論文的整體架構
、引用文獻的來源
等等,有時候還可能會不小心發現有人亂寫(喂)。
至於缺點則是可能你找到哪篇有興趣的,可能會發現他設定多久後公開、在限定 IP(該校內)或只能去國家圖書館看紙本……尤其是裡面有敏感資料(比如國高中生的質性訪談等等),比較常會需要跑國圖。
跑國圖雖然要一段路但也還好,如果像是那種鎖個一兩年的,有時候心裡會想著,你是要叫我休學兩年等你開放嗎?!
其實資料庫除了這幾個之外還有很多,非常非常多,但這幾個是各個領域中找論文的代表。
老師如果上課的報告說要 TSSCI,就先去 TAOJ 找相關的期刊一篇篇翻,這樣比廣灑網快一點。
找論文的話我自己是比較常先從 Google Scholar 開始,然後如果有找到一些沒有開放的,就從學校網站登入個別的資料庫去下載。而地域性質比較強的則是直接到萬芳、知網去看。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有盜版的方法,比如 SCI-HUB 之類,但畢竟是盜版的,說要教吧也不太好,而且基本上學校圖書館的帳號可以獲取到大部分需要的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