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按讚或留言,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這裡碎碎念(?),我會很感謝的❤️
其實在寫這一篇的同時,也在連載著另一個IT鐵人賽 30 天打造第一本 AI 圖鑑:把怪獸收服成你的神奇寶貝,只不過因為挺想寫一個AI輔助論文寫作的AI相關應用文章,所以又另外開了一個主題。
主要是吧……另一邊的主題範圍太廣了,從生成式AI的歷史開始介紹,到法規甚至各領域的應用介紹。而學術論文這種東西又獨具一格,工具也很多,要想介紹完的話根本塞不進去,所以乾脆另外開一個了。
相較起來,這篇會輕鬆一點,走輕鬆休閒風,也不以比賽可以拿到多好的成績為目的了。畢竟如果兩邊都帶著滿滿的知識量,我自己也會吃不消。
當然啦……輕鬆的是我,在寫論文的各位絕對不輕鬆,希望這個30天可以對你們有幫助,並且順利畢業,走向下一段的旅程。
首先對於這個標題可能會有一些異議,什麼「痛並快樂著」,根本沒有快樂啊!只有痛苦!
咳咳,我需要先聲明一下,對於寫論文這件事情呢,我自己覺得還是有快樂的地方的,雖然大部分來講可能痛苦居多。不過如果做的論文剛好是自己有興趣的主題的話,那學到新知識和看到不同角度的視野是非常快樂的一件事情。
當然,這是理想情況下。想像很美滿,但現實往往很骨感。
許多研究的主題可能是老師喜歡而不是你喜歡、可能你根本沒有喜歡的主題,也可能本來喜歡著但做下去卻恨之入骨……等等等等,一切都有可能。
甚至於痛苦的不只在於這些地方,論文這類似八股文的形式,格式、文獻引用,乃至於標點符號可能不同期刊或研討會都有自己的要求,改來改去真的會很煩躁。
(注:以上絕非抱怨文)
拉回主題……AI 的出現就是為了減輕這些痛苦。
但最重要的一點來了,AI 是用來輔助的,而不是幫你寫論文,所以如果你希望在這邊看到有哪個工具可以讓你一鍵直接把論文寫完直接快快樂樂畢業……很抱歉沒有這種事情。
這裡的所有工具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你在整個研究所生涯中可以更快速地完成原本可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達成的目的,比如找論文、看文獻、寫作。
因此,這次的30天呢,主要會對於從論文寫作一開始到結束的過程中,AI可以幫到的忙,目前訂好的大綱如下:
沒意外的話會這樣走,但也有可能變動,如果你看到其中哪個主題你很需要且馬上就想知道,
可以在本文下方留言處敲碗讓我知道,我可以考慮把內容提前🤣
Day2 老師說要找「好文獻」……所以好文獻是什麼?SCI 又是什麼?
Day3 用AI前先看看找論文的平台 - Google Scholar、TOAJ、WOS、萬方
Day5 AI 用「關聯圖譜」找論文&快速瀏覽理論發展-ResearchRabbit
Day6 申請可免費使用的主流模型公司 API - Google Gemini
Day7 串接 Gemini API 進沉浸式翻譯&模型設定
Day8 OpenAI API 申請(付費) & 免費Token方案 & 串接進沉浸式翻譯
Day9 免費用 OpenAI 模型的替代方案- ylsagi
Day11 不想付費就綁死在一家公司?彙整型的 API - OpenRouter
Day12 有文獻了,然後呢?--好用又免費的 zotero 書目管理&筆記軟體 PART-1
Day13 有文獻了,然後呢?好用又免費的 zotero 書目管理&筆記軟體 PART-2
Day14 zotero掛件 1:Translate-讓你隨看隨翻
Day15 zotero掛件 2:Style-美化版面、整理文獻的好幫手
Day16 zotero掛件 3:Reference-這篇論文引用誰?被誰引用?一目瞭然!
Day17 zotero掛件 4:Better Notes-導入各式大神做好的論文筆記模板
Day22 利用 NotebookLM 的功能統整多篇相關主題論文內容
Day23 Liner:快速從概念中延伸出假說、提出 Peer Review
Day24 文獻字句的修改:Chat2More、QuillBot、Trinka
Day25 引用文獻還一個一個手打?不用!來看看 zotero 引用文獻的方法
Day23 Liner:快速從概念中延伸出假說、提出 Peer Review
感謝 未知作者 的精彩分享!
AI 相關的技術分享總是令人興奮,期待更多深入的內容。
也歡迎版主有空參考我的系列文「南桃AI重生記」:https://ithelp.ithome.com.tw/users/20046160/ironman/8311
如果覺得有幫助的話,也歡迎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