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會來把剩下檔案介紹完,那就開始吧(´.ω.`)
跟MainActivity檔一樣會自動生成,也可改名
以下為activity_main.xml的初始狀態
紅色區塊
有三種模式
黃色區塊(Component Tree)
可以看見使用的物件與佈局方式
藍色區塊(Palette)
可以在這裡拉你要用的物件或是Layout到綠色區塊裡,也可以直接在Code模式裡自己寫出來
綠色區塊
在這裡會顯示出你拉的介面在螢幕上的大概樣式
紫色區塊(Attributes)
可以設定物件的各種東西,也可以在Code模式做更改
這裡是存放靜態值 (Static Values)的地方,例如文字、顏色、尺寸、樣式等。它不像 drawable 或 mipmap 那樣存放圖片,也不像 layout 那樣存放介面佈局,而是用來集中管理 App 中會重複使用的各種簡單數值。把這些值獨立出來管理,而不是直接寫死在程式碼或佈局檔案中
themes
是專門用來定義應用程式主題的地方,也可以讓專案實現夜間模式
colors.xml
用來定義 App 中會用到的所有顏色
strings.xml
用來定義 App 中會用到的所有字串
當你需要一個設定檔,而這個設定檔的格式又不屬於「介面佈局 (layout)」、「字串/顏色值 (values)」、「圖片 (drawable)」等任何一種預定義的資源類型時,xml 就是最佳的存放地點
設定 App 的唯一 ID (applicationId
)、最低支援版本 (minSdk
)、版本號 (versionCode
) 等
宣告 App 需要的所有外部函式庫 (Dependencies)。這是最重要的功能
用來安插模組和其他套件都會寫在上面這個區塊,寫完後記得Sync Now
build.gradle
檔案更乾淨、更易讀。你可以為函式庫取別名,方便引用include ':app'
來表示這個專案包含一個名為 app
的模組開發環境就先介紹到這,剩下的可以自己摸索看看或是有碰到在查文章或是問問AI,明天會來介紹模擬器部分,明天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