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9
0
Security

守護病歷的無形防線:醫院資訊室資安實戰30天系列 第 19

【Day 19】技術與工具:醫院網路分區示意圖

  • 分享至 

  • xImage
  •  

今日實作:用 Draw.io 畫簡圖

醫院網路分區示意圖 – 為什麼要把系統分開?

前言

在醫院資訊室工作時,我常聽到一句話:「網路要分區,系統要隔離。」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我其實不太理解,覺得網路能通就好,為什麼還要刻意把它切成不同區塊?直到參與資安演練後,才真正體會到分區的重要性。

醫院是一個資訊流動量極大的環境,從掛號、病歷、檢驗到影像系統,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網路連線。如果沒有分區,一旦某一台電腦中毒,病毒就可能迅速擴散到整個醫院。這就是為什麼資安專家會強調:網路分區是降低風險的基本手段。

一、什麼是網路分區?

網路分區(Network Segmentation)指的是將同一個網路切割成多個小區域,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存取限制。就像醫院的病房會區分隔離病房、加護病房、普通病房一樣,資訊網路也需要劃分。

常見的分區有:

  • 內網(Internal Network):醫院內部的醫療系統,例如病歷系統 (EMR)、檢驗系統 (LIS)。
  • 外網(External Network):連接到公共網際網路。
  • DMZ(非軍事區, Demilitarized Zone):放置對外服務的伺服器,例如病人查詢平台、遠端掛號網站。

二、醫院網路分區的示意圖

以下是一個簡化的醫院網路分區架構:

              [Internet]
                  |
              [防火牆 FW]
                  |
       -------------------------
       |           |           |
     [DMZ]       [內網]       [行政網]
     Web伺服器   病歷系統     行政系統
     挂號系統    檢驗/PACS    財務/人事
  • DMZ:讓外部使用者(例如病人、合作單位)存取部分服務,但不直接連到內網。
  • 內網:醫療相關系統僅限院內使用。
  • 行政網:分開處理財務、人事,避免與病歷系統混用。

三、分區的好處

  1. 降低風險
    如果病人掛號網站被攻破,駭客只能停留在 DMZ,不會直接影響病歷系統。

  2. 加強控管
    各網段可以有不同的權限與監控機制,避免所有人隨意進入病歷資料。

  3. 符合法規
    許多醫療資安規範(如 HIPAA、ISO 27001)都要求網路隔離,以確保敏感資料安全。

四、實際演練案例

在一次模擬演練中,我們測試了若外部網站被入侵,能否直接影響到內部病歷系統。由於有防火牆與分區隔離,攻擊流量被擋在 DMZ,沒有辦法滲透到內網。

這次測試讓我很有感觸:如果沒有分區,整個醫院資訊可能一天內就會全面癱瘓。

五、限制與挑戰

  1. 維護成本高:需要更多網路設備與管理人力。
  2. 使用者抱怨:有時候醫護人員會覺得「為什麼不能直接存取?」
  3. 設定錯誤風險:若防火牆規則設定不當,可能導致該分區失效。

總結

醫院的網路就像人體的免疫系統,必須有分層防禦,才不會因為一次感染而全面失守。網路分區並不是多此一舉,而是保護病歷與醫療流程的重要基石。

我的心得是:網路分區不是讓事情變麻煩,而是讓醫院能在災難來臨時,還能繼續正常運作。


上一篇
【Day 18】技術與工具:試算表資料庫模擬
下一篇
【Day 20】技術與工具:系統開放 Port 測試
系列文
守護病歷的無形防線:醫院資訊室資安實戰30天2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