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 LINE 的印象可能就是「傳訊息、貼圖、群組聊天」,但其實它還能做到更多。
其中一個關鍵就是 LIFF(LINE Front-end Framework) : 一個能讓你在 LINE 聊天視窗裡打開網頁的工具。
對於我們要做的訂單系統來說,它就是讓顧客不只用文字聊天,還能在 LINE 裡直接看到訂單表單、確認畫面,甚至完成整個流程的秘密武器。
LIFF = LINE Front-end Framework
功能:在 LINE 聊天介面中嵌入網頁(Web App)
適合情境:需要輸入表單或做比較複雜操作(例如填訂單、更新會員資料)
簡單說,就是把你原本可能要做一個獨立網站的功能,直接「搬進」LINE 裡,顧客不用跳出去,也不用再額外登入。
比起文字互動更直覺:不必一直輸入指令,表單或按鈕操作更方便
比 Web App 更貼近使用者:免輸入網址、免額外登入,因為 LIFF 會直接帶 LINE 帳號的使用者資訊
比 Mobile App 成本低很多:不用上架 App Store/Google Play,也不用花大錢開發獨立 App
對中小企業來說,這意味著:更低的開發成本、更低的顧客流失率。
Web App:需要顧客開瀏覽器、輸入網址,還可能要重新登入
Mobile App:功能強大,但開發與維護成本高,還要讓顧客下載
LIFF:在 LINE 裡直接打開,使用者體驗幾乎零阻力
💡 提醒:別忘了,LIFF 本質上就是一個 Web 前端(React、Vue、Next.js 之類都能用),只是透過 LINE 開啟。也就是說,你還是要自己把前端部署到公開的 HTTPS 網址(像 Vercel、Netlify、Heroku 都很適合),然後在 LINE Developers 平台綁定這個網址。
👉 這裡幫大家做個對照表:
特性 | Web App | Mobile App | LIFF (LINE Front-end Framework) |
---|---|---|---|
入口方式 | 瀏覽器網址 | App Store/Google Play 安裝 | LINE 聊天中直接開啟 |
使用門檻 | 需要輸入網址、登入 | 需下載、安裝 | 點擊按鈕即可 |
身份驗證 | 額外帳號或 OAuth 流程 | App 內建登入/註冊 | 沿用 LINE 身份、自動帶 userId |
開發/維護成本 | 中等 | 高 | 中低(Web 前端 + LINE SDK) |
適合場景 | 一般網頁服務 | 高互動、大型專案 | 表單填寫、快速互動、微應用 |
顧客在 LINE 裡直接填寫訂單表單(數量、地址、聯絡方式)
顯示購物車或付款確認畫面
提供會員資料更新的入口
配合 Rich Menu,讓顧客只要一點選單就能打開 LIFF 頁面
流程大概長這樣 👇
如果你想快速玩玩 LIFF,不一定要馬上寫程式。LINE 官方其實提供了幾個不錯的資源:
LIFF Playground
一個可以線上測試的工具,讓你直接試用基本的 LIFF 功能(像是取得使用者資訊、傳送訊息),不用自己部署。
LINE API Use Case
收錄了各種 LIFF 應用程式的展示案例,還附上原始碼,適合參考範例或直接改造來用。
這兩個資源對新手來說超友好,可以邊玩邊理解 LIFF 的運作方式。
等到 Day 15,我們就會實作一個「LIFF 訂單表單」,讓顧客能用圖形化介面輸入訂單資訊。
這會讓整個系統更完整,不再只有聊天互動,而是能把複雜流程放到表單裡處理。
最基本的 LIFF 初始化程式碼大概長這樣:
liff.init({ liffId: "YOUR_LIFF_ID" })
.then(() => {
if (liff.isLoggedIn()) {
liff.getProfile().then(profile => {
console.log(profile.displayName);
});
} else {
liff.login();
}
});
今天我們聊了 LIFF,了解它是如何讓 LINE 變成一個「迷你 App 容器」。
透過 LIFF,我們能把複雜的表單或互動流程帶進 LINE,降低顧客操作門檻,對中小企業來說尤其有價值。
重點回顧
LIFF = 在 LINE 裡打開 Web App 的框架
優勢:免安裝、免登入、直接沿用 LINE 帳號
實用資源:LIFF Playground、LINE API Use Case
在專案裡:我們會用 LIFF 建立訂單表單,讓下單更流暢
LINE Developers
LIFF Playground
LINE API Use 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