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寫術除了 LSB 之外,還有一種經典的技巧是 遮罩與濾鏡(Masking & Filtering) 方法。這種方法與 LSB 不同,它不僅僅修改最低位元,而是將訊息嵌入圖片的「特定區域」或「不明顯的部分」,讓藏入的資訊更難被察覺。
遮罩與濾鏡的概念,源自於人眼對圖片不同區域敏感度的差異。人眼對「亮度」與「平滑區域」變化非常敏感,但對「高亮度區」或「邊緣細節」中的小改動卻不太敏感。因此,我們可以將訊息藏在:
這樣的設計使得隱藏的訊息幾乎不會影響整體視覺感受。
邊緣偵測:
使用演算法(如 Sobel 或 Canny 邊緣偵測)找出圖片的邊緣區域。
遮罩區域:
將訊息嵌入在這些邊緣或紋理豐富的像素中。由於這些地方本身的像素變化大,即使修改一些位元也不容易被注意到。
濾鏡處理:
有些方法會在訊息嵌入前,對圖片加上濾鏡處理,例如調整對比或亮度,讓訊息更自然地融入其中。
一般隱寫術多是在多媒體物件(如影像、音訊)中嵌入秘密訊息,然而這會產生統計特徵,容易被偵測,資料遮罩則是將加密後的隨機訊息「遮罩」處理,使其在統計分布上看起來就像一般的多媒體物件,藉此躲過自動化的統計分析。這種方法可以大幅提升隱蔽通道的容量,並且能有效對抗以統計為主的偵測工具與攻擊。
浮水印技術:
常用於影像版權保護。將版權標記嵌入圖片的邊緣或高對比區域,即使圖片被重新縮放或稍微壓縮,浮水印依然能被偵測出來。
數位證據隱藏:
在司法取證或資訊保護中,可以用此法在圖片中嵌入驗證資訊,避免被惡意修改。
高隱蔽性傳訊:
適合需要在公開平台傳遞秘密訊息的人,例如將訊息藏在社群網站上傳的圖片中,不易引起注意。
遮罩與濾鏡隱寫術充分利用了人眼的特性,將訊息藏在細節複雜或對比強烈的區域,使其不易被察覺。相比單純的 LSB,它更具隱蔽性,也更能抵抗圖片處理或壓縮帶來的破壞。因此,它被廣泛應用於數位浮水印與資訊安全領域,是隱寫術中一個重要的進階方法。
https://digitnet.github.io/m4jpeg/about-steganography/image-steganography-techniques.htm
https://scispace.com/pdf/data-masking-a-new-approach-for-steganography-4o67sd50ok.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