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寫術總複習
今天終於來到最後一天了,所以就來複習一下前面講過的內容吧~
一、基礎概念
1. 隱寫術的定義
隱寫術(Steganography)是一種將資訊隱藏於媒介中的技術,目的在於隱匿訊息的存在,而非僅僅加密內容。常見的載體包含影像、音訊、文字、網路封包與 QR Code 等。
2. 隱寫與加密的差異
項目 |
隱寫術 |
加密術 |
目標 |
隱藏訊息存在 |
保護訊息內容 |
可見性 |
不可察覺 |
明顯存在但難以解密 |
例子 |
圖片中的 LSB |
AES、RSA |
二、影像隱寫術
1. LSB(Least Significant Bit)隱寫
-
原理:修改像素的最低有效位元 (Least Significant Bit),使視覺上變化最小。
-
應用:常用於 PNG、BMP 等無損格式。
-
優點:簡單高效,不易察覺。
-
缺點:容易被壓縮或濾鏡破壞。
2. 遮罩與濾鏡(Masking & Filtering)
-
原理:在圖像亮度或顏色區域進行微小修改,適用於有紋理的區域。
-
應用:彩色圖片中的亮度微調隱寫。
-
特性:適合高品質圖片,肉眼難察覺。
3. 轉換域隱寫(Transform Domain Steganography)
-
原理:於頻域(如 DCT、DWT)中修改係數,非直接操作像素。
-
應用:JPEG、MPEG 格式中常見。
-
優勢:對壓縮與噪聲更具抵抗力。
4. 顏色空間隱寫(Color Space Steganography)
-
原理:利用不同顏色空間(如 YCbCr、HSV)中的非關鍵通道嵌入資料。
-
應用:影像壓縮與隱寫結合。
5. 統計特徵隱寫(Statistical Feature Steganography)
-
原理:控制像素分佈的統計特性,使訊息嵌入後統計值維持穩定。
-
應用:高安全性影像隱寫與隱寫偵測對抗。
三、文字隱寫術
1. 格式型隱寫(Format-Based Methods)
-
原理:利用空白、行距、字體或標點變化藏入資訊。
-
應用:Word、PDF 文件。
2. 隨機與統計生成(Random & Statistical Generation)
-
原理:根據字的頻率、詞長統計產生看似正常的文字。
-
應用:自動生成自然語言文字中藏訊息。
3. 語言學隱寫(Linguistic Steganography)
-
原理:運用語法樹或上下文語意結構嵌入資訊。
-
應用:聊天訊息、社群貼文隱寫。
四、音訊隱寫術
1. 相位編碼(Phase Coding)
-
原理:利用音訊的相位特性藏入訊息,對人耳幾乎無感。
-
應用:語音或音樂檔的安全傳遞。
2. 回聲隱寫(Echo Hiding)
-
原理:在音訊中引入細微回聲來編碼訊息。
-
應用:語音監聽或音樂的浮水印。
五、網路與數據隱寫
1. 封包隱寫(Network Steganography)
-
原理:利用 TCP/IP 封包中的時間延遲、標頭欄位或順序嵌入資料。
-
應用:隱密資料傳輸、C2 通訊。
-
特點:跨網路層的資料藏匿方式。
2. QR Code 隱寫
-
原理:利用 QR Code 的誤差修正能力在圖樣中藏入額外資訊。
-
應用:品牌防偽、資料驗證。
六、進階理論與演算法
1. 中值量化隱寫(Quantization Index Modulation, QIM)
-
原理:根據訊號量化後的索引嵌入資料,透過量化邊界控制誤差。
-
應用:數位浮水印、魯棒隱寫。
小結
隱寫術是資訊安全裡面相當重要的技術,隨著科技的進步,也有各種新的工具誕生,希望大家都來玩玩看!
本日飲血
因為第一篇的小薺圖片消失了,那就再放一次

收工~
感謝大家來看這個很水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