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_g5KvTqwE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kaochenlong
在開始深入學習 n8n 的工作流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些在使用 n8n 時會經常遇到的技術名詞。這些名詞包括 API、Webhook、HTTP 請求、REST、JSON 以及網路爬蟲等。雖然這些聽起來很技術性,但了解它們的基本概念對於使用 n8n 來說非常重要。
本文的目的不是要訓練你成為工程師,而是:
API 的全名是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介面)。這個詞彙早在網路時代之前就已經存在,而且它的含義隨著時代演進有所變化。
在早期,API 主要是指不同應用程式之間的介面。例如:
現在大家普遍說的「打 API」(API 當然沒做錯什麼事,為什麼要打它?),其實是指:
簡單來說,API 的重點在於 "I"(Interface)- 資料交換的介面。
Webhook 這個詞由 "Web"(網路)和 "Hook"(鉤子)組成。它和 API 的主要差別在於:
Webhook 常見於以下情況:
可以把 Webhook 想像成 API 的反向操作:
HTTP 請求(HTTP Request)其實非常簡單:
這就是一個 HTTP 請求!
HTTP 請求有不同的動詞,各有其特定用途:
動詞 | 用途 | 舉例 |
---|---|---|
GET | 讀取資料 | 讀取文章、讀取商品資訊、讀取留言 |
POST | 新增資料 | 新增文章、新增商品、新增留言 |
PUT/PATCH | 修改資料 | 修改文章內容、更新商品價格 |
DELETE | 刪除資料 | 刪除文章、刪除商品、刪除留言 |
REST 是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現層狀態轉換)的縮寫。這個概念是由 Roy 博士在 2000 年的博士論文中提出的。
雖然中文翻譯聽起來很抽象,但概念其實很簡單:透過不同的 HTTP 動詞去存取不同的資源。
當一個 API 符合 REST 設計規範時(使用 GET
、POST
、PUT
、DELETE
等動詞來設計),我們就稱它為 RESTful API。
這些技術名詞背後的概念其實都不複雜,重點是理解它們在做什麼事情。
JSON 是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的縮寫,它是目前最流行的資料交換格式。
JSON 採用 key-value(鍵值對)的組合,例如:
{
"name": "華安",
"no": 9527,
"level": "伴讀書僮"
}
在這個例子中:
name
、no
、level
"華安"
、9527
、"伴讀書僮"
在 n8n 的工作流程中,JSON 扮演重要角色:
網路爬蟲(Web Crawler)聽起來很可怕,但它其實只是:
資料收集:定期去爬取特定網站的資料
資料處理:爬回來的資料需要經過
資訊產出:
這些技術名詞看似複雜,但理解它們的基本概念後,你會發現:
掌握這些概念後,你在使用 N8N 串接各種服務時會更得心應手。下一集我們將實際操作,開始抓取網路資料,例如新聞網站或書局網站的資訊,並學習如何處理這些資料。
準備好了嗎?下一集我們就要開始來試著在 n8n 裡學著怎麼去抓取網路的資料,來做一些比較好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