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昨天我們學了 Prompt Engineering 的技巧。
但理論如果沒有實際案例,還是會覺得抽象。
今天就用幾個例子,看看 「壞 Prompt」和「好 Prompt」 的差別。
範例 1:寫文章
• 壞 Prompt:
幫我寫一篇關於 AI 的文章
輸出結果:
通常會得到一篇籠統的介紹,內容很空泛,沒有特定方向。
• 好 Prompt:
請寫一篇 300 字的文章,主題是「生成式 AI 在醫療的應用」,分成三段,每段都有小標題,語氣要淺顯易懂。
輸出結果:
AI 就會生成一篇結構清楚的文章,讀者更容易吸收。
範例 2:生成清單
• 壞 Prompt:
給我一些學程式的建議
輸出結果:
很可能是「多練習、多看書、寫專案」這種老生常談。
• 好 Prompt:
請用 Markdown 清單列出 5 個適合初學者的 Java 練習專案,每個專案要有一句簡短說明。
輸出結果:
得到的清單有條理,甚至可以直接貼到學習筆記裡。
範例 3:數據處理
• 壞 Prompt:
幫我分析這個資料表
輸出結果:
AI 可能給出模糊的分析,沒有重點。
• 好 Prompt:
這裡是一份學生考試成績表,請幫我:
1. 計算平均分數
2. 找出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學生
3. 用表格格式輸出結果
輸出結果:
得到明確數據和表格,直接可用。
今天的重點
• 壞 Prompt:模糊、籠統、缺乏指引 → 結果通常沒什麼用
• 好 Prompt:具體、結構化、帶條件 → 結果精準又實用
• 想要 AI 幫得上忙,Prompt 就要越精準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