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創作者都會有卡關的時候。
靈感枯竭、腦袋空白、什麼都寫不出來。
而這時候,AI 成了那個不會責備你、
卻能輕輕推你一把的存在。
今天,我想聊聊:
當創意停滯時,AI 如何幫我們重新找回靈感?
⸻
一、AI 不是替你想,而是幫你「打開方向」
很多人以為用 ChatGPT 或 Midjourney 會讓創作變懶。
但真正的關鍵不在於「取代靈感」,
而是打開新的靈感入口。
• 你說出一個模糊的想法,AI 幫你補全細節。
• 你給出一個主題,AI 提出十種不同視角。
• 你想嘗試不同風格,AI 幫你模擬語氣與畫面。
靈感不是被 AI 給的,
而是透過它,你重新看見自己沒想到的可能。
⸻
二、從模仿開始,再回到自己
用 AI 創作時,最有趣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你可能先讓它模仿一位作家、攝影師或畫家的風格,
然後再加入你自己的語氣、記憶與情感。
這個過程就像「共創」。
AI 幫你快速看到成果,
而你負責讓那份成果變得「有你」。
AI 給形式,
人給靈魂。
⸻
三、當靈感累了,AI 是練習的夥伴
有時候,我們不是沒有靈感,
只是太累、太焦慮,
無法安靜地面對空白頁。
這時,你可以讓 AI 陪你:
• 請它問你問題,引導你重新思考。
• 讓它生成幾個版本,幫你選出最有感覺的方向。
• 或者單純聊聊今天的心情——靈感常在對話裡出現。
AI 就像一位溫柔的教練,
不會給你壓力,只會幫你重新「啟動」。
⸻
四、AI 讓靈感變成「合作」而不是「天賦」
過去我們常把靈感想成一種天分,
但 AI 時代的創作更像是一場合作。
• 你提供想法與情感,
• AI 提供語言、畫面與結構。
這樣的創作不再遙不可及。
任何人,只要有想法,就能透過 AI 將它具象化。
靈感,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
⸻
五、AI 幫我們重新定義「創作」
也許真正的靈感,不在於 AI 給出什麼,
而在於我們如何與它對話。
AI 不會取代創意,
但會提醒我們:創意其實一直都在,只是有時候被壓抑了。
它是一種鏡子,讓我們看見自己還能多有想像力。
⸻
今天的重點
• AI 能幫助創作者突破靈感瓶頸、打開方向。
• 創作不再只是「個人完成」,而是「人機共創」。
• 靈感不是天賦,而是被引導出來的勇氣。
• AI 不是創作者的對手,而是你筆下新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