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8
1
IT 管理

新手挑戰 30 天:IT 管理各個面向的學習筆記系列 第 8

Day 8:瀑布式 vs 敏捷式:哪一種更適合 IT 專案?

  • 分享至 

  • xImage
  •  

在 IT 管理與軟體開發領域,瀑布式(Waterfall) 和 敏捷式(Agile) 是兩種最常被比較的開發方法。瀑布式強調計畫先行、步驟明確,而敏捷式則追求快速回饋與靈活調整。究竟哪一種更適合 IT 專案?答案取決於專案特性、團隊文化與風險承受度。

1. 瀑布式開發:穩定控制、規範嚴謹

特徵

  • 階段分明:需求分析 → 系統設計 → 開發 → 測試 → 部署 → 維護。
  • 每一階段完成後才進入下一階段,變更成本高。
  • 強調完整的文檔與正式審核。
  • 適合需求穩定、變更少、風險較低的專案。

優點

  1. 可預測性高:早期即可估算時程與預算,方便投資人或高層管理決策。
  2. 適用法規或審計要求:清晰的文件和流程有助於合規。
  3. 管理門檻低:對於不熟悉敏捷流程的團隊,瀑布式更容易掌握。

缺點

  • 變更困難:若中途需求改變,更改成本大。
  • 客戶回饋延遲:可能到後期產品快完成時,才看見最終成果。
  • 風險後移:問題通常在測試或部署階段才浮現。

範例

  • 金融核心系統升級:銀行在替換核心交易系統時選用瀑布式。由於金融法規嚴格,需求在專案初期就已明確,且必須在部署前經多輪審計與驗證。

2. 敏捷式開發:快速回饋、靈活應變

特徵

  • 採用短週期迭代(Sprints),持續交付小幅增量的功能。
  • 客戶與開發團隊頻繁溝通與回饋。
  • 接受需求在開發中變動。

優點

  1. 快速驗證:早期即可交付最小可行產品(MVP),降低浪費。
  2. 應對變化:市場或業務策略改變時,敏捷可迅速調整優先順序。
  3. 團隊凝聚力強:頻繁的站會( Stand-up)與回顧會議促進協作。

缺點

  • 計畫預測性較低:預算與時程估算不如瀑布精確。
  • 高度依賴溝通與紀律:若缺乏自律與透明,可能陷入混亂。
  • 文件可能不足:若忽略文檔管理,後期維護困難。

範例

  • 新創 App 開發:一家旅遊新創想測試社群分享功能的市場反應,使用敏捷方法,每兩週發布新版本,根據用戶回饋迭代調整。

3. 兩者比較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1/20178689m3AnZ6hrKx.png

4. 如何選擇適合的方法?

  • 考量需求穩定度:需求若變動大,選敏捷;若高度受法規限制或已確定,選瀑布。
  • 看團隊經驗與文化:敏捷需要成熟的溝通與自律文化,否則會陷入混亂。
  • 綜合策略:許多組織採用混合方法(Hybrid),如「敏捷 + 瀑布」,在上游需求用瀑布規劃,下游開發用敏捷迭代。

瀑布式與敏捷式並不是對立的孰優孰劣,而是不同情境下的工具。瀑布式帶來可預測性與嚴謹控制,敏捷式則提供彈性與快速回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對 IT 管理者來說,最明智的選擇往往是根據專案特性、組織文化與市場條件,甚至結合兩者長處的混合策略。


上一篇
Day 7:認識 SDLC(軟體開發生命週期)的基本流程
下一篇
Day 9:如何衡量 SDLC 成功:KPI 與度量指標設計
系列文
新手挑戰 30 天:IT 管理各個面向的學習筆記9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