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0
0
AI & Data

感知你的動作與情緒:深度學習在人機互動的應用系列 第 20

Day 20 | AI 人機協作互動設計:與模型共同學習的新模式

  • 分享至 

  • xImage
  •  

前言

傳統 HCI 把「人用系統」當主軸;人機協作互動設計則把「人 × 模型共同進化」當成產品功能本身。重點不只是讓模型更準,而是讓人保留主導權、模型把握不確定、系統隨用戶與情境持續變好。今天整理核心觀念、常見人機協作流程、介面設計手法、評估指標與風險控管,幫你把學習變成一條穩定可營運的功能鏈路。


什麼是「人機協作」?

  • 共同決策:高風險或低置信情境交回給人;模型提供排序/建議/理由。
  • 共同學習:人給回饋(標註、修正、喜好),系統把它轉成可更新的訊號。
  • 邊用邊學:介面與模型會依人、任務與場景改變行為(個人化、情境化)。

五種協作流程

  1. 低置信交給人(Human-in-the-Loop, HITL)
  • 模型輸出機率+不確定性估計(例如溫度、信心分數)。
  • 低於門檻 → UI 改成「建議 + 請你確認」;所有修正都進資料池。
  • 適用:醫療分級、客服路由、審核標籤、風險控管。
  1. 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
  • 模型挑「最有學習價值」的樣本請人標(不確定、高多樣、代表性)。
  • 週期:蒐集 → 人標 → 增量訓練 → 上線 → 再蒐集。
  • 成本小、提升快,適合冷啟動或長尾類別。
  1. 線上偏好學習(Bandit/Feedback Ranking)
  • 讓使用者用「點擊/選擇/👍👎」影響排序與推薦。
  • 探索/利用平衡:保留少量探索配額,避免過度收斂在舊偏好。
  • 適用:推薦、摘要格式偏好、生成式回覆風格調整。
  1. 指令對齊與「範例驅動」微調
  • 以少量在地指令+期望輸出,建小型適配層(LoRA/Adapter)。
  • 優先在產品語境蒐集高品質示例(FAQ、政策語句、品牌語氣)。
  1. 人機共撰(Co-creation)
  • 介面提供「草稿 → 重寫/延伸/改寫」的循環;每次選擇都是偏好標記。
  • 設計「一鍵重試」與「可逆」,降低回饋成本。

介面設計重點

  • 信心透明:顯示信心條或「低信心」提示;避免裝懂。
  • 可逆/可追溯:有「還原/版本」與「為什麼這個建議?」(簡述依據)。
  • 回饋超低門檻:一鍵修正、快捷標註、鍵盤先於滑鼠。
  • 逐步揭露:先給安全可控的建議,信心高再放權(漸進式自動化)。
  • 人本默契:讓使用者「拒絕/覆核/說明更多」都很容易。
  • 偏好面板:風格、限制詞、敏感範圍可調;記得可清除與導出。

數據與模型管線

  • 事件化回饋:把「修正/拒絕/接受」視為有標籤的資料點(含時間、情境、使用者)。
  • 資料治理:回饋資料分級(即時 → 沙箱 → 可訓練),設隱私與保留期。
  • 增量更新:排程小步快跑:日更(偏好/排序)、週更(分類器/檢索)。
  • 漂移監測:資料分佈、錯誤率分層(群組/場景)、回饋覆蓋率。
  • 人工審核關卡:高風險任務一律人審;模型只做「預篩/排序」。

評估指標(不只看準確率)

  • 人效提升:完成時間、步驟數、認知負荷(NASA-TLX 簡化版)。
  • 回饋轉化率:願意修正/標註的比例(表示成本夠低、互信夠高)。
  • 線上表現:成功率、滿意度、退件率;分群看公平性與一致性。
  • 學習速度:每單位回饋帶來的改善幅度(data efficiency)。
  • 安全指標:低置信交回人比率、人工覆核攔截率、敏感情境誤觸率。

風險與防呆

  • 過度自動化:設定緩衝時間與上限權限,避免信心飄高就放飛。
  • 回饋偏差:少數愛抱怨者主導?→ 權重平衡、分層抽樣、去個資化。
  • 模型幻覺:強制來源註記與引用檢核;無來源就降權或改成查詢。
  • 隱私:只存必要衍生特徵;提供「不要用我的回饋訓練」選項。

兩個快速上線的協作範式

  1. 「建議+確認」流程(HITL)
  • 介面:預填建議 → 三鍵:接受 / 修改 / 我來。
  • 指標:人工介入率↓、錯誤攔截率↑、SLA 達成率↑。
  1. 「排序+偏好」流程(Bandit)
  • 介面:Top-N 建議+輕量 👍👎;每天小幅更新排序。
  • 指標:點擊/採納率↑、探索比例穩定、長尾項被學到。

結語

人機協作互動設計不是把 AI 包進 UI,而是把學習過程做成產品體驗:人負責目標與價值判斷,模型負責縮短路徑與提出可試的答案;兩者邊用邊學、互相成長。當你把低置信交回人、回饋轉成數據、更新可控可追溯這三件事做到位,產品會越用越懂你 —— 不只更聰明,也更負責。


上一篇
Day 19 | HCI 設計的倫理與風險:偏誤、隱私與以人為本
系列文
感知你的動作與情緒:深度學習在人機互動的應用2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