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建立了文件生成的策略框架,今天進入實戰階段:真正用AI將22天的原型開發成果轉化為可交付的完整文件。這不只是理論討論,而是要產出開發團隊能直接使用的具體交付物。通過今天的實戰,我們將驗證AI協作文件生成的實際效果,為明天的工具比較建立評估基準。
昨天的策略規劃讓我理解了「為什麼要文件化」和「如何設計prompt」,但真正執行時發現了更多細節挑戰。AI容易產出結構完整但內容空泛的文件,關鍵在於如何讓它基於真實的原型內容生成具體可用的規格。每個段落都需要有明確的實作指引,而不只是概念描述。
最大的發現是:AI需要非常具體的「材料清單」才能產出實用文件。不能只說「基於原型」,而要明確列出每個功能的具體特性、技術決策、設計考量。這種詳細度要求讓文件生成變成了一個系統性的工程。
從客戶管理系統開始,展示如何將原型轉化為開發團隊可用的詳細規格書。
基於客戶管理原型的完整功能,生成開發規格書:
原型功能清單:
- 客戶搜尋:支援姓名、電話、模糊查詢,即時顯示結果
- 客戶新增:必填欄位驗證,重複客戶檢查,成功提示
- 客戶編輯:就地編輯模式,取消/確認機制,資料同步
- 客戶刪除:二次確認對話框,關聯資料警告
- 歷史記錄:購買記錄顯示,互動歷史追蹤,時間排序
技術實現細節:
- 前端:HTML表單結構,CSS Grid佈局,JavaScript事件處理
- 搜尋:500ms防抖動,最多顯示50筆結果,分頁載入
- 驗證:即時檢查手機格式,email格式,姓名長度限制
- 狀態管理:localStorage暫存,GlobalState同步
- 錯誤處理:網路異常重試,資料衝突解決,使用者提示
驗收標準:
- 搜尋響應時間<2秒,支援1000筆客戶同時顯示
- 表單驗證準確率>99%,錯誤提示清晰明確
- 客戶資料CRUD操作成功率>98%
- iPad橫/直向切換無功能異常
安全考量:
- 客戶資料加密儲存,敏感資料遮罩顯示
- 操作日誌記錄,異常存取警報
- 權限控制,資料存取範圍限制
輸出完整的功能規格書文件,包含開發checklist。
技術要求:HTML、CSS、JS檔案分離架構說明。
第一次AI輸出偏向通用模板,缺乏具體細節。修正後強調「基於實際原型特性」,得到了更實用的結果。
跨頁面整合後的複雜架構需要詳細的技術文件支撐。
基於原型開發的完整技術架構,生成技術文件:
架構演進歷程:
- 獨立頁面架構,HTML/CSS/JS分離原則
- 功能頁面完善,統一設計規範建立
- 跨頁面整合,GlobalState狀態管理導入
- 邊界控制,模組化架構優化
- 設計系統標準化,文件化準備
核心技術棧:
- 前端:原生HTML5 + CSS3 + JavaScript ES6+
- 佈局:CSS Grid主體 + Flexbox細節 + 響應式設計
- 狀態:GlobalState模式 + localStorage持久化
- 模組:文件分離 + 命名空間 + 事件驅動
關鍵設計決策說明:
- 為什麼選擇原生JS而非框架:iPad環境相容性考量
- 為什麼採用檔案分離:維護性和可讀性優先
- 為什麼使用GlobalState:跨頁面資料一致性需求
- 為什麼堅持響應式:iPad橫直向切換適應
檔案組織結構:
/project-root
/pages (各功能頁面)
/login (登入系統)
/dashboard (儀表板)
/products (產品查詢)
/clients (客戶管理)
/orders (訂單系統)
/returns (退換貨)
/shared (共用模組)
global-state.js
common-utils.js
design-tokens.css
/assets (靜態資源)
開發環境需求:
- 支援ES6+的現代瀏覽器
- 本地開發伺服器(避免CORS問題)
- iPad Safari測試環境
- 程式碼版本控制(Git)
請產出完整的技術架構文件,包含部署指引。
技術要求:保持HTML、CSS、JS分離的詳細說明。
AI在技術細節描述上表現優異,但需要強調「為什麼做這些決策」的背景說明。
將累積的設計決策標準化為可執行的規範手冊。
基於原型設計的完整視覺系統,建立設計規範手冊:
色彩系統(實際使用的顏色):
- 主要色彩:#2B66FF(主要按鈕、重點標示)
- 輔助色彩:#1E4ED8(hover狀態、深色調)
- 功能色彩:#10B981(成功)、#F59E0B(警告)、#EF4444(錯誤)
- 中性色彩:#111827(主文字)、#6B7280(次要文字)、#E5E7EB(邊框)
字體系統(iPad可讀性優化):
- 頁面標題:24px/700 (各頁面主標題)
- 功能標題:20px/600 (區塊標題、功能名稱)
- 內容文字:16px/400 (表單標籤、說明文字)
- 輔助文字:14px/400 (時間戳記、狀態說明)
- 最小觸控:48px×48px (按鈕、觸控元素)
間距系統(8px基礎單位):
- 元件內部:12px (按鈕padding、輸入框內距)
- 相關元件:16px (表單項目、卡片內容間距)
- 功能區塊:24px (不同功能區域間距)
- 頁面邊距:32px (頁面邊緣到內容的距離)
元件規範(實際使用的樣式):
- 主要按鈕:#2B66FF背景、白色文字、6px圓角、0.2s過渡
- 次要按鈕:透明背景、#2B66FF邊框、#2B66FF文字
- 輸入框:#E5E7EB邊框、focus時#2B66FF邊框、12px內距
- 卡片:白色背景、0 2px 4px rgba(0,0,0,0.1)陰影、8px圓角
響應式規則(iPad特化):
- 橫向模式:1024px寬度基準,三欄式佈局
- 直向模式:768px寬度基準,單欄堆疊佈局
- 觸控適配:最小44px觸控區域,適當間距避免誤觸
請產出完整的設計規範手冊,包含使用範例和錯誤示範。
技術要求:提供對應的CSS變數定義和HTML範例。
設計規範的關鍵是具體性,每個規範都要有明確的數值和使用情境。
確保沒有遺漏任何重要的交付項目。
基於完整開發歷程,生成專案交付清單:
功能交付清單:
- 登入系統:OAuth整合、帳密備案、安全驗證
- 儀表板:快速導航、狀態總覽、權限控制
- 產品查詢:多條件搜尋、庫存狀態、規格篩選
- 客戶管理:CRUD完整、搜尋功能、歷史記錄
- 訂單系統:報價流程、暫存機制、金額計算
- 退換貨:原單關聯、退款邏輯、庫存回復
技術交付清單:
- 跨頁面整合:GlobalState、資料流轉、狀態同步
- UX優化:互動回饋、載入狀態、錯誤處理
- 邊界控制:功能範圍、效能優化、代碼簡潔
- 響應式設計:iPad適配、橫直向支援、觸控優化
- 驗證策略:測試規劃、品質標準、驗收條件
文件交付清單:
- 設計系統:元件庫、設計token、使用規範
- 功能規格書:每個功能的詳細說明、技術要求、驗收標準
- 技術架構文件:系統設計、檔案組織、開發指引
- 設計規範手冊:視覺標準、互動規範、響應式規則
風險提醒清單:
- iPad環境特殊性:觸控響應、Safari相容、網路穩定
- 效能考量點:資料量處理、記憶體管理、載入優化
- 安全注意事項:客戶資料保護、存取權限、異常處理
- 維護準備工作:文件更新機制、版本控制、團隊交接
請產出完整的交付checklist,確保無遺漏項目。
技術要求:每個項目都要有對應的檔案路徑和負責說明。
交付清單的價值在於系統性檢查,避免交付時發現重要遺漏。
產出的文件需要進一步檢查其實用性和完整性。
檢視已產出的所有交付文件,進行品質驗證:
實用性檢查:
- 開發團隊能否直接依據文件開始實作?
- 每個功能的技術要求是否具體明確?
- 設計規範是否提供足夠的實作細節?
- 驗收標準是否可測試和量化?
完整性檢查:
- 開發的所有功能是否都有對應文件?
- 重要的設計決策是否都有說明記錄?
- 技術架構的關鍵決策是否有詳細說明?
- 風險點和注意事項是否充分提醒?
一致性檢查:
- 不同文件間的描述是否一致?
- 技術標準在各文件中是否統一?
- 設計規範的應用是否貫徹始終?
- 檔案分離原則是否在所有文件中明確?
請指出文件中的不足之處和改善建議。
技術要求:確保HTML、CSS、JS分離架構在文件中的一致性。
通過AI協作驗證,能發現人工容易忽略的不一致和遺漏問題。
今天的實戰讓我深刻體會到AI在文件生成上的優勢和限制。優勢是系統性分析能力強,能同時處理多個檔案的資訊整合;限制是需要非常具體的輸入才能產出實用內容。最重要的發現是,好的prompt設計需要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
相比人工撰寫文件,AI協作能提升約60%的效率,主要節省在結構整理和格式統一上。但在細節判斷和經驗總結方面,仍需要人工介入修正。這種協作模式讓文件生成變得更系統化和全面。
AI協作文件生成的關鍵在於「具體性」。空泛的要求只能得到模板化的結果,詳細的材料清單才能產出實用的文件。好的文件生成需要前期充分的準備工作,但一旦建立起流程,效率提升非常顯著。文件化不只是專案交付的要求,更是設計思維的沉澱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