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工具多到用不完,靈感多到寫不完,焦慮也跟著多到睡不著 (有嗎?
但也因為這樣,才有那麼多值得一試的小實驗與小發現
每次 debug、部署、重構,都很焦慮,但其實更多時候,是一種接近的興奮感。
鐵人賽來到最後一天。所以來幫全系列做一個總覆盤,但想要換另外一種形式來盤點。國外書評 YouTuber 很流行在年底或年中的時候做 Mid Year Book Breakout Tag 的活動。他們會幫自己設定幾個問題,然後去選出對應這個問題他們的分別的選書。
所以想到可以用這形式來盤點一下這三十天到底做了那些,哪些做到懷疑人生或者我覺得也有趣的專案。
哪個寫到懷疑人生,debug 卡最久?
Ans:
Day 2 來自 Product Hunt 的靈感:復刻一個魚缸,使用Cursor + Vercel
Day 3 依舊是繼續刻一個魚缸:分析優化方向 & 重構2.0
歷經了砍掉重練循環,還好有砍掉,因為不砍掉的話會鬼打牆更久。還好重構後有了很好的小起步。接下來還想有更多功能,但因為實在心靈創傷過大,所以目前還擺着。
最耗時的專案
Ans: 依舊是魚缸復刻專案
這裏的耗時還包括耗腦汁,就耗時來講,其他的專案迭代更多次,總時數加起來更長。但魚缸的專案是花了很多時間,但前進的步伐很小。
最快完成的專案
Ans: Day 20 極度暴力簡單:圖片轉 PDF
没有技術可言,但目的非常明确的一個小工具。
哪個專案瀏覽數字最多/衝最快?
Ans: Day 28 換Codex 上場:Windows 上安裝 Codex CLI
超奇怪,我怎麼想都是覺得,是因為 Windows 系統普遍不被待見嗎XD
最想重構的專案
Ans: Projects Hub 1.0
越想做好的專案,就會越失敗,因為覺得所有的想法都要納入,就會變得很雜亂,然後就要從頭再梳理一次。所以其實回歸簡單一點可能比較好。
最讓我感受到「我到底為什麼要做這個」的專案
Ans:怎麼還是魚缸專案...
一開始真的就只是一個很有趣的念頭,但做著做著就會延伸更多其他進階的想法。就是介於一個有點進階但又很想嘗試又怕收傷害的階段。然後回過頭來突然就發現,到底為什麼跟這群魚要奮鬥這麼久呢?
成就感高的專案
Ans:錢都流去哪+待消化資訊紀錄
迭代比較多次的專案。從一開始的雛形完成後,又陸陸續續加了很多個人習慣的流程體驗在裡面。所以的確用起來也就次數比較多,覺得蠻好的。
最驚喜的收穫
Ans: GitHub spec kit
非常強大的開發循環,解放了更多在 debug 迷失的時間
隱藏彩蛋專案(我自己特別喜歡的idea)
Ans: 復刻 window-swap 網站為概念原型的 MVP,想到之後去不一樣的國家,隨手錄下街景的影片之後都可以隨時作為窗景回味,就覺得很棒,而且可以眾樂樂。
n8n / GAS / Emergent / Lovable / Base44 / GitHub spec kit / MCP / Claude / Cursor / Codex
| 類別 | 定義 | 範例 / 說明 | 預計數量 |
|---|---|---|---|
| 專案型(從 0 到 1) | 完整做出一個小產品/功能,能獨立運作 | EX:小遊戲、從零寫的 GAS 專案 | 9 項 |
| 工作流優化型 | 在既有工具或流程上做改良/疊加,提升效率 | EX:用 MCP 建立 workflow、CLASP 整合 TS → GAS | 11 項 |
| 探索/測試型 | 嘗試新工具或技術,結果未必完整,但獲得學習 | EX:測試最新功能 | 3項 |
| 覆盤(深度反思) | 每 7 天一次總結,聚焦學習與方法論 | 週 1、週 2、週 3、週 4 等 | 5項 |
專案實作:
工作流優化型
探索/測試型
覆盤型(深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