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進度有試著從 SDD 框架將專案落實更好的管理,但有可能因為人為判斷或疏漏,每次框架或流程執行還是沒有沒有很固定章法,所以這次把 GitHub spec kit 概念放進來
環境設定
powershell -ExecutionPolicy ByPass -c "irm https://astral.sh/uv/install.ps1 | iex"
安裝單一版本:uv python install 3.12
uv tool install git+https://github.com/github/spec-kit.git
Spec kit 核心操作
指令 | 功能 |
---|---|
/constitution |
制定專案「憲法」與開發原則 |
/specify |
將需求描述轉為結構化規格文件 |
/plan |
根據規格生成詳細實作計畫與架構 |
/tasks |
轉為可執行任務清單 |
/implement |
依計畫生成實際程式碼 |
Spec Kit 循環邏輯
Image source:mike_cheng
五個核心指令循環非常強大,流程非常乾淨舒爽。但整體實作下來,有兩個指令是覺得在整個 Spec Kit 裡面最最最讓人欣賞的:就是 clarify 和 analyze。
指令 | 功能 |
---|---|
/clarify |
在 /plan 前釐清模糊需求,避免誤解。 |
/analyze |
驗證憲法、規格、計畫與任務間的一致性。 |
在過往與 Agent 的語境溝通裡,很常改了後面壞了前面或者功能少做,但analyze 幾乎可以把這些錯誤率降到最低。在有任何需求模糊時,或者連開發者都沒想到的使用者情境,clarify 完全就是神助攻,直接透過一問一答來回把所有模糊化的漏洞消除掉。完全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