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監控或是防火牆對於金融體系的企業、大型電商網站或有大量個資資料的公司來說,這些防護遠遠不夠。
這時候就會有入侵偵測系統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 和 入侵防禦系統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 IPS)的需求。
防火牆就像邊境管制員,根據預先設定的規則,去確認身分證(IP 位置)和簽證(通訊埠 Port),但他不會檢查入境的人行李帶了什麼,也不會監控到你進到城市後做了什麼事,所以 IDS 跟 IPS 就會接著在防火牆後發揮作用。
IDS 相對一般監控來說,它更像是一個更細緻的監視器,主要是監控網路流量或是系統活動,當今天有發現不正常的行為時,IPS 會發出告警或將日誌記錄下來,他會分析行為模式跟傳輸的內容,但它不會進行阻擋的動作,他提供的是可以讓資安人員進行入侵調查的詳細記錄。
IPS 相對 IDS 只觀察與紀錄的行為,多出了主動防禦的動作,當系統發現可疑的威脅時,他會進行阻擋 IP 的動作,或是直接關閉連線,以確保系統的安全。
雖然 IPS 主動的防禦讓系統更有安全防護的功效,但這樣自動化的流程也有可能造成誤擋,這時 IDS 作為觀察的角色,就可以補上相關的資訊,並提供資安夥伴進行分析的資訊。
雖然 IPS 跟 IDS 的功能很全面,但對於剛起步的小企業或是個體使用者來說,這樣的設備所提供的功能跟成本都超出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