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0
0
佛心分享-SideProject30

用最白話的方式,帶你認識區塊鏈、Web3 與元宇宙的童話冒險!系列 第 10

📚 [DAY10] 第一篇文章:專家版補完計畫!同一篇文章不同視角

  • 分享至 

  • xImage
  •  

昨天寫完小白版文章草圖後,我回頭一看——這篇故事雖然超親切,但如果有資深讀者想更深入理解區塊鏈呢?
不能只有童話,我們也要有技術乾貨!
於是,今天的任務是為《三隻小豬懶人包》這篇文章,補上 專家視角的補完計畫


🐷 同一篇文章,兩種閱讀視角

目前這 Side Project 特色之一,就是採用「小白/專家切換式閱讀體驗」:

  • 🍼 小白模式 → 像在聽童話故事,邊看邊學
  • 🧠 專家模式 → 用淺顯白話解釋核心概念 + 延伸應用案例

這不只是為了炫,而是我真心相信——再難的技術,只要用對方法,就能讓人理解。


🧱 專家補完段落草圖(初版)

我將在每個段落中,補上「🧠 專家補完角落」,以下是幾個段落的初步草稿示意:


🧱【補完一】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

在講第一隻小豬存錢在銀行的時候,會補上:

🧠 專家補完角落
傳統銀行屬於「中心化」體系,由單一實體(如銀行機構)掌握所有資金流動記錄與權限。
而區塊鏈強調「去中心化」,由全球節點共同記帳,不受單一機構控制。


🧱【補完二】什麼是私鑰 & 公鑰?

在講第三隻小豬用區塊鏈帳本時,會補上:

🧠 專家補完角落
區塊鏈錢包的核心是「非對稱加密」,你擁有的私鑰就像你的金庫鑰匙,不能弄丟!
公鑰則是公開地址,別人轉錢給你時用它,但沒有私鑰就無法花錢。


🧱【補完三】為什麼資料不可竄改?

🧠 專家補完角落
區塊鏈透過「共識演算法」(如 PoW、PoS)與「鏈狀結構」確保資料一旦寫入後,極難被更改,這也讓它成為信任機器的關鍵技術基礎。


🧠【補完加碼】如何判斷什麼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

你可能會問:「第三隻小豬說區塊鏈很棒,可是到底怎樣的區塊鏈才是真的去中心化?」
這問題問得太好啦!

真正去中心化,要看這 4 點:

  1. 不是某間公司說了算
    → 系統運作不是一個團隊在控制,而是全世界的節點一起維護。
  2. 規則不是偷偷改的
    → 想升級、改功能,都要開放討論或投票,不是工程師自己決定。
  3. 資料不能亂改
    → 所有交易記錄公開,無法偷偷刪除、改數字。
  4. 大家都能參與驗證
    → 不分你是誰,只要想參與(挖礦或質押),都有機會幫忙守住這條鏈!

🕵️【延伸補完】有哪些平台其實「假去中心化」?

很多打著「Web3」、「DAO」、「去中心化金融(DeFi)」名號的平台,實際上只是換湯不換藥!
以下舉幾個例子(非黑即白請斟酌):

平台/項目 去中心化程度 爭議點
Binance(幣安) ❌ 中心化交易所 擁有用戶資產私鑰、關鍵決策中心化
OpenSea ❌ 部分中心化 核心服務架構仍為中心化伺服器
MetaMask ⚠️ 半中心化 雖為自管錢包,但預設連線 RPC 是由 Infura 提供,易受限流控管
Uniswap ✅ 去中心化協議 合約公開透明、治理由社群參與

✅ 快速判斷方法:去中心化三問法

只要問自己這三個問題,就能判斷一個平台是不是「掛羊頭賣中心化狗肉」:

  1. 我是否自己持有私鑰?
    • ❌ 沒有私鑰、平台保管資產 → 中心化警示
  2. 這個平台關掉伺服器後,我是否還能用?
    • ❌ 不能用代表依賴中心伺服器,非真 Web3
  3. 關鍵升級、規則誰能改?
    • ✅ 社群票選通過 → 去中心化
    • ❌ 一家公司說了算 → 中心化

🧩 實作方式:Toggle 或 Tab 切換?或 Before / After 實驗 🧪

在前端呈現上,我目前考慮以下兩種做法來實現小白 / 專家切換:

  1. Toggle 開關 → 可切換為「進階閱讀模式」,展開所有補完角落
  2. 分頁 Tab → 小白版、專家版直接切頁瀏覽
  3. Before / After → 對造圖或是拖拉互動
    不管用哪種方式,重點都是讓不同讀者都能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吸收資訊 💡

🔄 最後給你一個行動小結:

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沒有誰一定最好,但你一定要知道自己選的是什麼!

  • 想要方便入門、快速交易?你可以選中心化交易所。
  • 想要真正掌控資產、不被第三方干預?你應該了解怎麼用自管錢包、鏈上協議。

知道就不容易被騙、懂就不容易被割!


📌 小結

從今天起,我不只會寫故事,還會補上區塊鏈的技術底氣。
童話是入口,知識才是內核。讓 HelloYUN 的網站,不只可愛,也能站穩專業 ✨

💡剛好很開心參與了 Kat 的線上活動分享《給設計師和產品經理的 Vibe Coding 入門》,啟發我靈光一閃!想到可以把上面提到的「小白/專家模式切換」互動元件,用 Lovable 搭配 AI 工具來加速實作畫面~一想到就覺得畫面 vibe 都對了,好開心 😆✨

再下一步,補上全文的專家補完區段,搭配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設計!


上一篇
📝 [DAY9] 自己給自己插單!首頁卡關 → 開寫第一篇小白也能懂的文章草圖 ✍️
系列文
用最白話的方式,帶你認識區塊鏈、Web3 與元宇宙的童話冒險!1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