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完成了靜態畫面排版,今天我們來讓角色稍微「活起來」!
與其一開始就花很多時間做正式動畫,我更喜歡先用「半動態模擬」確認整體節奏、角色情緒、過場方式。這就像在拍攝之前的預演(Previs),省時又省力!
我選擇使用:
目的不是做出終極動畫,而是:
看節奏對不對、情境畫面會不會太跳、對話安排是否通順
🔹 畫面滑動設計:
三隻小豬登場、銀行 vs 區塊鏈的選擇分歧、駭客大野狼襲來,利用簡單滑入/淡入模擬「敘事推進」
🔹 角色動態模擬:
角色表情交替、氣泡對話出現順序調整,測試「講解節奏」是否太快 or 太慢
🔹 知識點插入節奏調整:
資訊卡何時出現?插畫切換後是否需要停頓?今天也同步模擬這些停留時間~
工具 | 功能 | 我怎麼用 |
---|---|---|
Figma | 拖動畫面+匯出圖片/GIF | 拖出每一畫面切換、標註旁白對應時機 |
Canva | 套用進場動畫 | 測試圖卡或對話框「滑入感」 |
下一步,將進入動畫角色生成的角色一致性實測階段!
我會實驗使用:
目標是產出動畫可用的「穩定角色角度 + 動作」圖像!
有了這些視覺故事節拍,未來正式影片製作就不怕亂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