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 是網路世界的導航系統。當你輸入 google.com,背後發生的事就是 DNS 幫你翻譯成一組 IP,讓瀏覽器知道該去哪裡。沒有 DNS,使用者就像開車沒導航,一不小心就會開進死胡同。
傳統的 DNS 代管服務,功能大多「能用就好」。而 AWS Route 53 不一樣,它就像 DNS 界的特種部隊,不只能翻譯網址,還能全球部署、智慧分流、幫你檢查網站有沒有倒。
傳統 DNS 的工作很單純:網址翻譯成 IP。大多數時候,這樣已經足夠,但一旦網站掛掉,DNS 也無能為力。更別提有些 DNS 節點位置單一,亞洲使用者查詢還要繞美國一圈,速度完全看緣分。
Route 53 則是另一個等級:
簡單來說傳統 DNS 就像巷口早餐店,只賣蛋餅和豆漿;Route 53 則是 7-11,除了賣吃的,還能繳費、寄貨、領錢,什麼都包辦。
你的網站要是掛了,可以設定 Route 53 自動判斷並把流量導到備援伺服器。傳統 DNS 呢?網站掛了就是掛了,剩下的就是客服電話爆炸。
可以依照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分流。台灣用戶走東京,美國用戶走加州。讓大家都能享受低延遲,不用跨洋慢吞吞。
Route 53 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它能提供多種「流量路由策略」,讓你決定使用者該怎麼被導向(包括但不限於):
工作室比較會用到的應該是加權路由,藍綠部署和 A/B testing 都很好用!對腦闆來說就像變魔術,手指彈一下就換過去了。
注意:以上好棒棒的功能前提是,你公司在東京和美國同時都有建伺服器!通常工作室不會有閒錢建到跨 Region 伺服器,所以看看就好。哪天腦闆腦洞大開說要跨國備援,不用客氣給他建下去,讓帳單去教訓腦闆。
前面在介紹 S3 時提到,在 AWS 的世界裡,SLA 能超過 S3 的,就是 Route 53。AWS 對 Route 53 開出 100% 可用性 SLA,這在 DNS 市場算是很硬的一句話。雖然我們都知道 SLA 的小字要仔細看,但至少 AWS 給了信心保證。就算出了問題,也知道要把鍋甩給誰了吧!!
大部分人對 DNS 的印象是「默默在背後運作的小角色」,但實際上它是流量的守門員。Route 53 不只是翻譯網址,它還能保證你的網站高可用、低延遲,甚至在緊急時自動救火。
所以,如果你還在用傳統 DNS,就像還在用傳呼機一樣,實在有點過時。換上 Route 53,不僅跟得上現代需求,還能享受 AWS 生態系整合帶來的便利。
友善提示:雲端必備常識,功能用得越多,收費就越多。腦闆的需求可以滿足,但記得先提醒腦闆要準備多一點 CO CO,免得被帳單嚇進醫院。
Route 53 的功能很多,簡略介紹而已。先講到這就好,如果有興趣,可以互相(煙酒煙酒)相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