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前,MenuBar Todo 還只是一個想法 - 「想要一個簡單的任務管理工具,就在 Menu Bar 上,隨時可用」。今天,它已經是一個完整的產品。
這一切,都是透過 AI-DLC Sprint 完成的。讓我回顧這七天的旅程。
還記得以前開發 Side Project 的流程嗎?
第一天興致勃勃開始寫程式,第三天發現需求不清楚,第五天推翻重寫,第七天失去動力,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專案資料夾靜靜躺在硬碟裡,成為又一個未完成的遺憾。
即使堅持下來,也是一團混亂:
最糟的是,三個月後想要加新功能,看著自己的程式碼像在看天書:「這是什麼鬼?當初為什麼這樣寫?」
這次完全不同。七天的 AI-DLC Sprint,每一天都有明確的目標和產出:
Day 1-2:需求與領域
不再是「想到什麼做什麼」,而是系統化地探索和定義。AI 幫我從模糊的想法中提煉出清晰的需求,用 Event Storming 和 DDD 建立完整的領域模型。
Day 3-4:用戶故事拆解
37 個 User Stories,每個都有明確的價值主張和驗收條件。不是我一個人想出來的,是 AI 幫我從不同角度思考,確保沒有遺漏重要功能。
Day 5:設計與架構
UI 不再是隨便畫畫,而是基於設計系統的一致體驗。架構不再是想到哪寫到哪,而是清晰的層次和職責劃分。
Day 6:開發實作
不是盲目寫程式,而是基於前七天的準備,讓 AI 理解完整上下文後協作開發。
Day 7:部署上線
不再是手忙腳亂的手動部署,而是智慧化的 DevOps 流程。
AI 的能力不在於它多聰明,而在於你給它多少上下文。
當我只說「幫我寫一個 Todo App」,AI 只能給出通用的範例程式碼。但當我給它完整的領域模型、User Stories、設計規範、驗收標準後,AI 就能產生精準符合需求的程式碼。
這七天,我們不是在「使用」AI,而是在「培養」AI 成為了解專案的夥伴。每一天的產出都成為下一天的輸入,AI 的理解越來越深入。
傳統開發常說「敏捷」,結果變成「沒有文件」的藉口。AI-DLC Sprint 讓我體會到,清晰的規格不是束縛,而是效率的保證。
當你有清楚的 AC,AI 就能:
規格不是官僚,是溝通的語言。當人類和 AI 都理解同一份規格,協作就變得無比順暢。
這可能有點爭議,但 AI-DLC Sprint 讓我重新思考敏捷開發。
傳統瀑布模型的問題是:需求分析要花 3 個月,等到開發時需求已經變了。但如果需求分析只要 2 天呢?如果設計只要 2 天呢?如果這些工作都有 AI 協助,既快速又完整呢?
AI-DLC Sprint 不是回到瀑布,而是「壓縮的瀑布」或說「快速瀑布」。每個階段都完整但快速,因為有 AI 加速。
文件準備的比例高出寫扣非常多
以前,獨立開發者最大的痛苦是什麼都要自己來:
現在有了 AI,你不需要樣樣精通,只需要:
AI 補足了獨立開發者的短板,讓一個人也能做出專業團隊水準的產品。
當然,這七天並非一帆風順。分享一些踩過的坑:
問題:Day 3 時,AI 把簡單的 Todo App 設計得像企業級專案管理系統。
解決:明確告訴 AI 產品定位和設計原則。「簡單」不是空話,要具體定義什麼該有、什麼不該有。
問題:Day 6 時,累積的文件太多,AI 開始混亂。
解決:分層管理上下文。每個階段只給 AI 相關的文件,用摘要取代完整內容。
可以善用壓縮的功能,壓縮 AI Agent 的 context
以前最討厭寫文件,現在文件成為最寶貴的資產。因為:
從「如何實作」變成「如何描述」。以前想新功能,第一反應是怎麼寫程式。現在是怎麼寫清楚需求,讓 AI 去思考實作。
這釋放了創造力。我可以更大膽地嘗試新想法,因為驗證成本變低了。
AI 不會偷懶,不會忘記測試,不會漏掉邊界條件。每個功能都有完整的測試,每個決策都有文件記錄。
產品品質不再依賴開發者的心情和狀態,而是有系統的保證。
不要把 AI 當成程式碼生成器,要當成團隊成員。你是產品經理、架構師、品質把關者,AI 是分析師、設計師、工程師。
不要急著寫程式。花時間在需求分析、領域建模、故事拆解上。這些投資會在後面十倍回報。
AI 傾向於過度設計。不斷提醒它(和你自己)保持簡單。MVP 真的只要 Minimum。
第一次可能不完美,沒關係。AI-DLC Sprint 可以快速迭代。這次 9 天做 MVP,下次 5 天做 2.0。
這是最重要的。當你不用糾結在技術細節,可以專注在產品價值時,開發變得有趣多了。
完成 MVP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基於這七天建立的基礎,未來的開發會更快:
v1.1(預計 3 天)
v1.2(預計 3 天)
v2.0(預計 5 天)
每個版本都會用 AI-DLC Sprint,但會更快,因為基礎已經打好了。
七天前,我只是想要一個簡單的 Todo 工具。七天後,我不只有了工具,更學會了一套全新的開發方法。
AI-DLC Sprint 不是銀彈,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它確實改變了遊戲規則。它讓:
最重要的是,它讓我相信:在 AI 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把想法變成現實。你需要的不是十年程式經驗,不是資工學位,不是創投資金。你只需要清晰的想法、系統的方法,以及一個 AI 夥伴。
MenuBar Todo 證明了這一點。下一個,會是什麼呢?
Github: menubar-to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