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 9 天比較專注在單一 agent 上面,但現實中的複雜任務往往需要多種專業能力。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一個更宏大的願景:讓不同的 AI Agent 像人類團隊一樣協作。
Google 的 Agent-to-Agent (A2A) 協議,就是實現這個願景的關鍵技術。它不是另一個 Agent 框架,而是讓所有 Agent 框架都能互通的「通用語言」。
重要提醒:A2A 協議目前還在快速發展中(2025年4月才正式發布,8月推出0.3版本),許多功能和實作細節還在持續演進。如果你要實際導入,建議密切關注官方更新動態。
你可能會想問「為什麼不多開發幾個 MCP 就好」
想像一下,你的公司裡有三個部門:
過去,這三個部門各自使用不同的系統和工具:研發部門用 LangGraph 處理複雜邏輯,創意部門用 CrewAI 快速協作,客服部門用 AutoGen 管理對話流程。
然而即使面對同一個大型專案,這三個部門也無法直接協作。他們就像說著不同語言的專家團隊,各有所長卻無法有效溝通。
MCP 確實讓他們能共用一些工具(比如同樣的資料庫和 API),但這就像是給他們相同的辦公用品,卻沒解決溝通問題。他們依然無法互相委託工作或分享專業見解。
而 A2A 協議就像是為公司導入了一套完整的「跨部門協作系統」。現在:
更重要的是,每個部門不需要洩露自己的「商業秘密」(內部工作流程),只需要清楚說明自己能提供什麼服務就行了。
其實很多人會把 A2A 和 MCP 搞混,以為它們是競爭關係。但實際上它們解決的是完全不同的問題:
只有 MCP 的世界:
你的 AI 助手可以:
├── 透過 MCP 搜尋網路資料
├── 透過 MCP 讀取 Excel 檔案
├── 透過 MCP 呼叫圖表 API
└── 但只能「一個人」完成所有工作
有了 A2A 的世界:
你的 AI 助手可以:
├── 委託「市場研究專家 Agent」收集資料 (它有獨家資料源)
├── 委託「數據分析專家 Agent」處理複雜統計 (它特別會算)
├── 委託「視覺化專家 Agent」製作圖表 (它的圖超美)
└── 自己專注在「整合和撰寫」最終報告
MCP 讓 AI 能使用工具,A2A 讓 AI 能找其他 AI 幫忙。
這就像是從「一人公司」升級到「可以外包的團隊領導者」。你不用什麼都自己做,可以找最適合的專家來協作。
兩個協議加起來,AI 就既能使用各種工具,又能與其他專家協作——這才是真正強大的組合。
明天我們就來揭秘 A2A 中 Agent Card 設計——為你的 AI 打造一張「數位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