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分享一下使用AI的心得,我最近都使用AI coding,不管是開發項目還是工作都是。這段時間和AI相處有很多心得。雖然效率大幅提升,但也常常遇到所謂的「鬼打牆」。意思就是,AI 一直給你差不多的答案、繞來繞去,甚至修正不了你真正要的問題。遇到這個問題該怎麼辦? 下面是我常用的方法:
很多時候 AI 之所以鬼打牆,是因為一次丟了太大的需求而沒有講清楚。像是:
幫我做一個完整的會員系統
結果 AI 不斷生成一堆模板但也不知是什麼。
後來我改成:
幫我在 Next.js 寫一個 email/password 的表單,包含 useForm 驗證。
這樣 AI 回答的內容就精準多了。
遇到鬼打牆時,把需求可以盡可能拆成小功能。畢竟我們自己在寫的時候也是新拆功能!
有時候 AI 一直產出錯的程式碼,可能不是它不會,而是問的方式不對。比如我問:「這段程式碼錯在哪裡?」AI 有時候會東拉西扯。後來我改成:「這段程式碼在會報錯,因為 XXX(直接貼上),你能幫我修正成符合 React 18 的語法嗎?」
換句話說,先幫 AI 預設一個上下文,它的回答就比較容易跳脫出原本的 loop。
我常用 Cursor 或直接在 ChatGPT 上問,但有時候換到另一個工具(例如 Claude、Gemini)效果會不一樣。
同一個問題,不同 AI 模型的「盲點」不同。就像 debug 時,我們會換環境測試,AI 也一樣。不得不說這招滿有用的。畢竟每個模型的專長不太依樣
最後,AI 不是萬能的。當它卡死時,可能就是要我自己下去修改。有時候只是很簡單的問題,你只要五分鐘就改好了,但AI就是轉不過來。尤其是畫面相關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如果要到微調,目前的AI都幾乎無法。要微調UI的話就不要浪費Token自己來吧!
AI 鬼打牆不是壞事,它提醒我們要 學會切問題、換角度、比對答案,甚至適時動手 debug。把 AI 當作「夥伴」而不是「外包」來用,效果會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