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先前文章所言,我的 IT 學習之路至今僅僅兩年,但已經歷過數次重大挫折。以下便分享其中兩段最深刻的經歷。
第一次的挫折,源自軟體版本不同所造成的隔閡。在程式設計課程中,我們被要求使用 Java 撰寫一款貪吃蛇遊戲。由於一開始老師並未統一規範版本,許多人(包含我)都選用了非長期穩定版的 Java,結果出現了不同版本間的相容性問題:程式一打開就立刻崩潰。最終,我們不得不統一更換版本並重新編譯。雖然程式碼大部分可以直接複製貼上,但細節上仍需逐一修改。幸好問題老師發現得早,才避免全班作品在繳交時全面報錯的窘境。
第二次的挫折則更為棘手。在前文曾提及,那門由學長姐分享經驗的課程,需要我們學習建構一套能讀取資料庫的技術。然而,問題在於該技術所依賴的軟體僅支援 Windows 作業系統。這意味著,我原本使用的舊款 Mac 電腦是裝載 Intel 晶片款的,已停止更新,無法安裝。除非進行硬碟分割安裝 Windows ,但在我那台已被列為過時產品的電腦上已經沒有意義了。
我回家後將困境告訴父母,他們起初建議我盡量利用學校的資源應付課程。然而,在期中考前一週,老師宣布期末專題必須由小組合作完成。若沒有一台能實際操作的 Windows 電腦,我不可能跟上小組的開發進度。最終,父母毅然決定為我添購一台新的 Windows 筆電,雖然只是堪用的機型,但足以支撐我的學習。
我深知家境並不寬裕,這筆支出對家裡而言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這讓我心中除了愧疚,更湧起一股不容退縮的決心。我不能再讓任何藉口成為學習的阻礙,更不能辜負父母的支持。於是我暗自下定決心:要徹底掌握老師所教授的每一項知識與技術,把這台筆電用到極致。將來找到理想的工作、開創屬於自己的職涯,並用實際行動回饋父母,才是對他們最真誠的報答。